非晶HfO2/晶体STO界面场效应的实验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lin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各种实验表明,Ar+轰击SrTiO3会出现准二维电子气(Q2DEG),这使得Sr TiO3从绝缘态变为半导体成为可能。传统栅氧化物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满足发展需求,高K(介电常数)栅氧化物被引起重视。HfO2具备高的介电常数,与衬底接触性好的特点,它被认为是下一代栅氧化物的替代物。本文对非晶HfO2栅介质层的经时击穿(TDDB)特性研究,并评估了非晶HfO2栅介质制备的质量。重点对非晶HfO2/晶体STO场效应晶体管特性问题进行研究,其沟道为Ar+轰击Sr Ti O3晶体产生的表面导电层,栅介质层绝缘层为射频磁控溅射制备非晶HfO2薄膜,金属电极为直流磁控溅射制备的Ti/Pt电极。本文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评估栅氧化层非晶HfO2薄膜质量。首先研究Pt/HfO2/Pt样品的漏电机制。在常温下,Pt/HfO2/Pt结构的样品栅极电压在0 V~1 V之间符合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机理,电压在1 V~2 V之间符合肖特基发射效应。然后对非晶HfO2栅介质层进行TDDB特性研究。在温度为300 K时,电压应力为3 V、4 V和5 V下研究测试样品。通过计算表明3 V、4 V、5 V应力下,特征寿命(α)分别为15 s、40 s、265 s,形状参数(β)值分别为1.21、1.28、1.31。在电场强度在0.05 MV/cm,失效率50%下,预计工作寿命为6901 h。最后对MOS结构电容器介电常数进行修正计算,实验制备的MOS电容存在接触电阻,为扣除接触电阻的影响,利用阻抗谱和德拜弛豫计算得出修正后的介电常数。在高频时,100 K、200 K、300 K拟合前比拟合后介电常数值大,其最大差值约为0.2 F/m、0.23 F/m、0.1 F/m。2、研究非晶HfO2/晶体STO场效应晶体管性能。首先研究不同温度下Ar+轰击SrTiO3导电层的输运性质。因为Ar+轰击SrTiO3晶体表面引入氧空位,多数载流子为电子,所以Ar+轰击Sr Ti O3晶体为n型导电。测试温度为4 K~300 K,随着温度的增加,载流子浓度数据在1014 cm-3~1015 cm-3之间增加;样品载流子的迁移率也降低,这导致样品的导电性增高。迁移率从4 K的1005 cm~2V-1s-1降低到300K的2.5 cm~2V-1s-1。然后对样品的场效特性曲线进行分析,测试温度为100 K、200K和300 K。观察样品的IDS-VDS曲线可知样品金-半接触均为欧姆接触。对样品的转移特性曲线和输出特性曲线分析表明,随着温度降低,器件的开关比从300 K的10~5降低到100 K的10~3,阈值电压飘移距离小于2 V,这是氧化物的共同特性。温度的降低,场效应迁移率也在减少,亚阈值摆幅同时也在减少,说明栅压对沟道的控制能增强。最后对样品稳定性测试,温度为100 K、200 K和300 K,测试10次后稳定,测试前后阈值漂移小于1 V。由此可见,实验制备的非晶HfO2/晶体STO场效应晶体管在同一温度下相对稳定。3、研究场效应晶体管的C-V特性。制备与非晶HfO2/晶体STO场效应晶体管相同工艺的MOS电容。在温度为100 K、200 K和300 K时,氧空位等效掺杂浓度分别为2.99×1019 cm-3、5.50×1018 cm-3、7.94×1017 cm-3。LCR测试的C-V曲线为典型的MOSFET电容器C-V曲线。不同温度,同一频率下,栅极偏压绝对值不断增加,电容值不断减小,C-V曲线的回滞窗口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由于VGS增加时,外加偏压会使耗尽区扩大,Ar+轰击SrTiO3形成的导电区变窄,掺杂浓度也逐渐降低。
其他文献
微波窄脉冲调制信号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对抗、脉冲雷达、医疗成像、高功率微波对抗和相关效应研究等领域中。在微波激励热声成像中,微波脉冲信号的脉冲宽度是决定成像分辨率的最重要因素;在高功率微波效应研究中,具有较高隔离度的窄脉冲信号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然而市面上脉宽小于10ns的微波窄脉冲调制源价格仍然十分昂贵,且隔离度和调制波形不够理想。基于此本文开展了基于二极管调制方式的窄脉冲调制技术研究,设计了两种体
作为一种具有大功率和高增益等特点的微波电子管,速调管广泛应用于高能粒子加速器、通信、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随着各领域对速调管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对速调管CAD软件研究也成为速调管研究的热点之一。注波互作用对速调管的输出功率、带宽等指标具有直接影响,于是建立快速准确的速调管注波互作用理论分析模型,进行准确高效的注波互作用数值模拟研究,进而对速调管的性能进行改进优化,是速调管设计与研制的迫切需求。针对
近二十年以来,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在理论研究与实验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先后提出了离子阱、核磁共振、量子点、超导Josephson结等量子计算方案,并在实验中进行了有限量子比特的演示性研究。但是,制约量子计算迈向实用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的物理体系总是会跟周围的环境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这必然会导致退相干。如何克服环境带来的噪声,这一直是实验与理论研究的热点。另一方面,要制备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
医学影像分割在如今成为一门重要的图像分割技术,量化右心室的医学图像评估其功能对梗塞心力衰竭、心肌肥厚等心脏疾病的诊疗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结合心脏的解剖学知识,利用水平集理论实现对右心室的精准分割,基于U-Net网络提出改进模型,搭建心脏特征点检测网络,最后通过公开的数据集对本文的分割方法和提出的特征点检测网络进行实验验证,通过几个关键评价指标说明本文的算法有效性。本文主要采用的是水平
无人机由于在低空飞行且相对速度较慢,大部分飞行路线也极易被地形或建筑物隐藏,从而成为不法分子窃取秘密情报、危害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新工具。同时,随着无人机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威胁也越来越大,因此快速识别无人机成为了目前的研究热点。传统的无人机识别方法如基于光学图像的无人机识别会受到天气的限制,不能全天候工作。因此,本文对多旋翼无人机的雷达识别展开研究,其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1)
让机器在接收到外部世界的各种声音后能判断自身所处的空间,这种技术便是声音场景分类。近年来,受益于算力和算法两方面的突破性进展,声音场景分类相关研究也进入了快速进步的时期,在技术迭代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新的问题被发现。其中一个问题就是立体声数据源的处理问题。声音场景领域目前最大的数据集已经是立体声格式,而与声音场景数据集向立体声格式越发明显的过渡趋势相对,当前的主流声音场景分类方法即使在使用立体声数据
切换系统由切换控制信号和切换子系统组成,其自从被提出后,在近几十年引起了自动控制领域的广泛的研究。切换系统作为一类多学科的融合研究问题,在自动控制领域,其动力学行为与各个切换子系统和相应的切换信号密切相关。由于一些不可避免的因素,例如时延,噪声,非线性等,切换系统的稳定性研究较为复杂。为了使切换系统的输出信号更为平滑,尽可能减少噪声和扰动的影响,滤波器是一个对信号过滤的很好的方法。考虑到实际工程中
行波管因其特有的宽频带和高增益特性,在众多微波电真空器件中应用最为广泛。太赫兹行波管具有频率高、体积小、频带宽、效率高、功率大等优点,可在军事、航空、通信、医学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是国际上重点研究的技术之一。当工作在太赫兹波段,圆形电子注自身的局限性会对行波管效率和功率的进一步提高产生阻碍,带状注行波管便由此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在太赫兹行波管工作时,电子在注波互作用中只会交出一小部分能量,电子效
毫米波行波管是一类优质的毫米波源,如今已成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的关键基础性器件。在高性能雷达、电子对抗以及卫星通讯等领域旺盛的应用需求牵引下,亟待对毫米波行波管开展更高频段、更大功率、更高效率的研究。其中,输能装置作为行波管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行波管的带宽与功率容量,因此,开展输能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学位论文从理论分析、设计仿真与实验研究等方面入手,主要对Ka波段和E波段螺旋线行
长久以来,短波通信始终是通信领域中的热难点,短波通信有着性价比高、抗损毁能力强、全球传输等优点。同时,短波测向技术也随着短波通信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且在许多领域中应用广泛。然而考虑到实际环境中电离层的复杂性,短波测向性能不甚理想,这给短波测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文基于分布源模型,主要研究了短波电离层场景下的测向问题。第一,电离层的时变特性给短波信号带来了信号衰落,在接收阵列处可能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