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菊苣中分离克隆了逆境胁迫诱导的两个DREB1转录因子-CiDREB1A和CiDREB1B,并进一步研究了全生育期非逆境胁迫下的CiDREB1A和CiDREB1B的时空表达模式以及逆境胁迫条件下菊苣CiDREB1A和CiDREB1B的诱导表达模式;然后通过亚细胞定位表达系统和酵母单杂交表达系统初步验证了这两个转录因子的功能;同时研究了培养基和激素的不同配比对普那菊苣离体再生影响的研究,建立起了普那菊苣稳定高效的离体再生体系。本研究为深入探索菊苣的抗逆机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进一步发掘菊苣抗逆基因和菊苣的品种改良奠定了工作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生物信息学中的电子克隆技术,利用其它物种已有的DREB1的编码序列到菊苣EST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将筛选到的EST序列进行拼接,获得了两条包含ORF全长的EST序列并设计特异引物,从菊苣中克隆得到两个可能的转录因子CiDREB1A和CiDREB1B,登录号分别为:KC801338和KC811151。这两个转录因子的ORF全长分别为699bp和669bp,分别编码232和222个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表明,克隆得到的菊苣的CiDREB1A和CiDREB1B具有一个保守的AP2/EREBP结构域和核定位信号NLS,并且与经过功能验证的菊花中的DgDREB1A和DgDREB1B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全生育期非逆境胁迫下的时空表达模式分析表明CiDREB1A和CiDREB1B只有在菊苣生长的幼苗时期有相对高的表达量,之后表达量逐渐下降。逆境胁迫下的CiDREB1A和CiDREB1B在转录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变化表明,这两个基因在6h受4℃低温的强烈诱导,但同时它们的相对表达量也受干旱的轻微诱导;这表明CiDREB1A和CiDREB1B主要参与菊苣低温逆境胁迫诱导下的转录调控。 2.构建的CiDREB1A-GFP和CiDREB1B-GFP融合蛋白表达栽体通过基因枪法已经成功转入洋葱表皮细胞,然后利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确定CiDREB1A和CiDREB1B确实是定位在细胞核里,说明这两个转录因子是核蛋白。酵母单杂交试验表明只有转化进去pGADT7-AD-CiDREB1A、pGADT7-AD-CiDREB1B的酵母菌株,才能够在含有10mmol/L3-AT的SD/-His的筛选培养基上生长。这表明CiDREB1A和CiDREB1B转录因子的AP2/EREBP结构域具有和DRE顺式作用元件特异性结合的能力,初步证实了CiDREB1A和CiDREB1B具有DREB转录因子的功能。 3.通过对培养基和激素的不同配比对普那菊苣离体再生频率影响的研究,建立起了普那菊苣的离体高效再生体系。普那菊苣叶片在MS基本培养中添加了1.5mg/L6-BA和0.2mg/LIBA的激素组合,能得到最佳的愈伤诱导率和芽分化率;分化芽在添加了0.1mg/L的NAA的1/2MS培养基中,能得到最佳的生根率。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AlNHX1基因转化普那菊苣叶片的遗传转化体系,从而验证了农杆菌介导普那菊苣叶片转化的适宜条件为:预培养时间为3d,农杆菌悬浮液的OD600值为0.6,侵染时间为5min,脱菌筛选培养基加入500mg/L的羧苄青霉素(Carb)和20mg/L的卡那霉素(Kan),共培养基中添加100μmol/L的乙酞丁香酮,共培养时间为3d。对获得的普那抗性植株进行了PCR检测,表明部分普那抗性植株含有外源目的基因,统计获得普那菊苣转化效率为10%,从而证明AlNHX1基因已经成功转入普那菊苣基因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