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新三板市场的火爆程度有目共睹。根据Wind咨询统计结果显示,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从年初的1,864家增长到年末的5,129家,呈爆发式增长,增幅为175.16%。与此同时,有三家挂牌企业通过IPO的形式从新三板转至创业板。对比新三板挂牌公司家数及转板公司家数,本文的研究主题一目了然:新三板转板问题。我国已初步形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各板块相对独立运作,各企业按照自身实际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板块,但现实的问题是:各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并未形成一套贯通、有效、成熟的“沟通交流”机制。长期以来以“曲线救国”的IPO转板形式对新三板挂牌企业来说,无论在时间成本还是费用成本方面都是沉重的负担。我国新三板发展至今,虽然在股份流动性、融资便利性等方面进步显著,但依然无法满足部分飞速发展企业的融资需求。因而适时推出便捷高效地转板制度本质是为了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不同资本市场的需求。转板制度地完善意味着企业能够在资本市场中顺畅地晋升或下降,使得市场能够更好地发挥选拔功能;合理的转板制度是保障公司追求所需市场资源的重要手段,满足企业对不同市场、不同资源的追求;最后转板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企业在不同板块之间的转换程序,降低转板成本,起到合理配置监管资源的作用。本文的写作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我国新三板转板制度历史源流及新三板现状的详细分析理清合纵科技转板的时代大背景,为合纵科技案例分析做好铺垫工作。第二部分为“案例分析”,是本文的核心环节,该部分从合纵科技新三板转板的动机、条件及成本三个角度综合详细地分析。第三部分为“案例启示”,本部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公司转板艰难的情况,提出三个观点:第一,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进一步明确新三板市场定位;第二,上市与发行相分离,建立多渠道转板途径;第三,升级“转板制度”设计:提高制度便利性,保障公平公正。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在于文章研究选取最新案例进行分析,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代表性,并结合最近一年中国证监会出台的新规,同时着重考察了NEEQ最新改革动向,对新三板市场做了较为系统地梳理分析。基于此背景,进一步分析合纵科技自转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付出的时间、资金成本。而此前的同类文章均基于当时新三板市场的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