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理论在科技管理中的演变及其应用——以铁四院绩效考评模型为案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dirt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古老的中国有着厚淀的管理思想和文化,然而,现代的科技管理大都发生在国外.西方科技管理产生的历史虽不长,但由于它适应西方现代经济发展,故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该文第二、三章分别回顾和分析了人性理论在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演变.西方管理思想总体看来,主要经历了"经济人"假设与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阶段、"社会人"假设与人际关系学说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自我实现人"假设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及其后的"多维博弈人"假设与"G"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阶段.相应地,近代西方的管理实践也从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研究在科学管理中的应用发展到威廉斯的"社会人"管理实践再到后来的工会参与管理实践,每一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是对已有的管理思想局限性的突破和创新,而对人性的认识始终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其中,且越来越清楚地指明了现代科技管理创新的方向: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性化管理成为管理的趋势.该文第四章选取了铁四院作为实证研究材料,结合横向项目"铁四院绩效考评模型研究",对铁四院在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科技人员采用不同的绩效考核模式的变化中,分析蕴涵其中的人性理论演变,并以此为借鉴和参考,建立了新的更加人性化的绩效考评模型.该文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也正在于此,即一方面希望从理论上寻求一个新的视角——人性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科技管理创新何以可能的问题;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竭力尝试将理论应用于中国科技管理的实践,具体化为更加关注人性的绩效考评模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该文第五章尝试从人性的角度来解决与"科技管理创新何以可能"密切关联的几个问题,即①对人性的扭曲或忽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是可能的?②人性化在科技管理中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或日可能性.③科技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希望能较为清晰地解决"科技管理的创新何以可能"这一问题,并对中国现代科技组织的科技管理创新实践有所启发.
其他文献
开关磁阻发电机与永磁电机相比在功率密度方面存在着不足。本文将无轴承技术和开关磁阻电机的发电技术相结合,研究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全周期发电功能,有望在保持开关磁阻发电机的高速适应性的同时改善其功率密度的局限性。本文推导了全周期发电机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全周期发电机的MATLAB仿真模型,并搭建了全周期发电机的实验平台。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数字控制系统、功率驱动系统、全周期发电机本体、拖动用异步电动机。在此
约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鱼类和其它经济水产动物.在19世纪以前或更早,由于人口相对较少,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有限,人们对渔业资源的需求量低,不会超过渔业资源的
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零售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目前中国的零售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和结构失衡,政府职能失
固态配电是未来飞机配电系统的发展方向。固态功率控制器(SSPC)作为先进飞机固态配电系统中的重要配电部件,是集断路器线路保护功能和固态继电器可靠性于一体的智能开关装置。
目前,光电式电压及电流互感器、智能化断路器、一次运行设备在线检测、变电站运行操作培训仿真系统等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同时随着IEC61850全套标准的颁布实施和实时系统中采用
该文试图以中小企业和孵化器间的相互作用为切入点,采用历史回顾的分析方法,来探讨二者间协调发展的模式.该文首先从战略高度上分析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目的和意义,对中小企
随着电网结构由小到大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电网间的互联可能出现各种联网方式。安全和稳定都是电网正常运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条件,稳定是电网安全的关键,一旦遭到破坏,势必造成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低电压大电流输出的全桥DC/DC变换器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PWM软开关技术的提出是为了使电源能够在高频下高效率地运行,已经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闻名于世,建于北汉天会七年(公元963年)镇国寺万佛殿,被梁思成先生誉为“五代木构建筑的罕贵的孤例”。保存下来的万佛殿作为一座典型的宗教建筑,具有完备的
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配电网作为电力系统与用户联系最直接的一环,配电网有故障直接影响工农业的生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保证用户(特别是煤矿、钢铁、医院等企业)的安全可靠供电,在主要变电站均装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以下简称备自投)装置。但由于配电网在备自投装置的设计等方面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场的要求,以及配网人员在运行维护方面等因素,存在主供电源系统发生故障时,备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