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见义勇为行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当前我国社会中的见义勇为行为受到了来自各方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当前社会中见义勇为行为的发展遇到了种种制约和限制,由此也便导致了见义勇为行为发展的困境。见义勇为困境主要是指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开始倾向于见义不为,社会中的见义勇为行为越来越少了。 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从道德冷漠的角度来对见义勇为困境进行分析和解释,认为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出现了普遍大幅度下滑的趋势,与传统社会相比社会成员普遍比较冷漠。针对见义勇为困境,该种观点把造成见义勇为困境的主要原因归于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下滑,也就是说认为造成见义勇为困境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 在本项研究中,通过对见义勇为案例的分析发现,有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不去见义勇为并不是他们冷漠不愿意去帮助别人,相反在主观意愿上他们有去见义勇为的主观倾向,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和制约以至于他们不敢去见义勇为。通过对见义勇为困境的深入分析和探讨,笔者认为造成见义勇为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的、非个人的,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 本项研究认为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当前社会中关于见义勇为的各项制度安排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与见义勇为相关的各种社会性问题也不断涌现。在影响见义勇为的制度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下,当前社会中见义勇为行为的发展走入了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