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饮用水安全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天津市水源地于桥水库为研究对象,对水体中存在的典型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及其前体物质进行了研究。首先,本研究对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三卤甲烷与卤乙酸的生成势进行了定期检测,掌握了该水体中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及其生成势的存在现状;然后,利用XAD-8和XAD-4树脂联用技术将溶解性有机碳分为了憎水酸、憎水碱、憎水中性物、弱憎水酸和亲水性物质五部分,通过分析各组分三卤甲烷与卤乙酸的生成势和生成活性,对两种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质进行了识别;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分别确定了溶解性有机碳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三卤甲烷生成势和卤乙酸生成势、比紫外吸收值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活性之间的相关程度,以期找到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和生成活性的替代指标。实验结果表明,采样期间水体中溶解性有机碳、三卤甲烷生成势与卤乙酸生成势范围分别为2.5~3.9mg/L、64~468μg/L和84.9~389.2μg/L,均在6~9月较高,与其他地表水源水相比,三者均处于中等水平;在所检测的九种消毒副产物中,三氯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含量及生成势均最大。对溶解性有机碳化学分类结果表明,憎水酸与亲水性物质为于桥水库水体中的主要有机物,其次为弱憎水酸与憎水中性物质,憎水碱含量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憎水酸的三卤甲烷与卤乙酸生成势和生成活性均最大,为消毒副产物的主要前体物质;对于弱憎水酸和亲水性物质,前者的三卤甲烷生成活性较大,而后者的三卤甲烷生成势以及卤乙酸生成势和生成活性均较大;憎水碱的三卤甲烷与卤乙酸的生成势和生成活性均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溶解性有机碳与消毒副产物生成势、比紫外吸收值与消毒副产物生成活性均成中度正相关关系,而三卤甲烷生成势与卤乙酸生成势成高度正相关关系,在分析消毒副产物生成势和生成活性时可选取相应指标进行参照,但无法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