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iri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目前缺乏特异性的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科学有效的测评工具的现状,遵循量表编制的规范化流程,制定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并对该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为临床测评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科学的测量工具。【方法】(1)以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和自我管理理论为理论依据构建量表的初始框架。(2)通过检索国内外房颤自我管理相关文献进行文献回顾研究,结合对10名房颤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和对16名函询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试量表,从房颤门诊和心血管内科病房选取9名(信息量饱和)不同年龄(51~79岁,平均为63.00±7.98岁)、文化程度和职业的房颤患者进行预试验,根据患者的填表反馈结果对预试量表内容进行调整,使量表描述更加清晰、增加量表内容的可理解性,形成初始量表。(3)运用初始量表对160例房颤患者进行调查,将统计结果录入SPSS 23.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运用极端值法、相关系数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进行量表的条目分析与筛选,形成正式量表。运用Cronbach’sα系数、重测信度法评价正式量表的信度,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正式量表的效度。【结果】(1)量表的构建结果:经文献研究后初步形成包含3个维度、20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通过目标人群半结构化访谈补充完善量表内容,增加了4个量表条目,形成包含3个维度、24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对16名函询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后,增加了4个量表条目,形成包含3个维度、28个条目的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预试量表,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31和0.884,专家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68和0.216,经卡方检验P<0.01;经9名房颤患者的小样本预试验,调整量表个别条目的语言描述,形成包含3个维度、28个条目的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初始量表;经课题组对量表条目进行分析筛选,共删除6个量表条目,量表维度修改为5个维度,分别为:遵医行为管理、不良嗜好管理、情绪与社交管理、抗凝药物管理、疾病预防与监测管理,最终形成的正式量表共5个维度、22个量表条目。(2)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11,5个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56、0.884、0.683、0.810和0.621,说明量表的内在一致性较好。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27,5个维度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823、0.934、0.895、0.838和0.872,总量表及量表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均>0.70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量表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为0.813~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26,内容效度较好;探索性因子分析共提取5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值为56.49%,各量表条目在相应的因子上的载荷系数均>0.400且在其它的因子上载荷系数很低,结构效度较好。【结论】本研究遵循量表编制的规范化流程,编制的“房颤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临床评估房颤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基于在ARM+FPGA多道能谱仪中,ARM与FPGA之间的通信速度对数据采集的实时传输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将SPI通信应用于两者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利用ARM自带SPI接口和FPGA上编写S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