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机理及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ermiss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低渗油藏的渗流和驱油机理入手,以物理模拟实验为主要方法,探索了制约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关键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技术思路。   针对低(特低)渗油藏开采中压敏性强、开采过程中渗透率损失严重的特点,研究了低渗储层中渗透率、非均质性、裂缝属性、流体介质、有效压力加载时间和加载速率对储层压敏性的影响规律,明确了低渗储层中压敏性评价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思路。通过降压开采和超前注水实验,分析了低渗油藏开采过程中原油采收率与储层压敏性的关系,认为低渗油藏开采中应该合理利用与抑制储层压敏性。   针对低渗油藏致密基质中原油驱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实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渗吸效应和压力扰动等对驱替致密基质中原油的影响机理,探索了低(特低)渗油藏中提高水驱油效率的方法。微管和岩心中的渗吸模型及渗吸实验结果表明,低渗油藏中渗吸潜力比中、高渗油藏大。CO2-水、直流电场、热刺激等方法能够改善渗吸效应。适当的压力扰动能够启动基质中的原油。周期注水能够综合利用渗吸与压力扰动作用提高低渗油藏基质原油采收率。   针对注水困难、水驱效果差及水驱无法动用的低(特低)渗油藏,开展了CO2驱的相关基础与技术研究。通过比较CO2、N2、地层水的渗流特性、注入能力、驱油效果,重点研究了CO2在低渗油藏中驱油效率及其改善驱油效果的方法。表明相同条件下,CO2渗流能力、注入能力、驱油效率均好于N2,且水气交替注入能延长气体突破时间,改善CO2驱油效果。   针对CO2驱易于发生气窜的问题,研究了CO2在低渗油藏中的窜流特性及抑制方法。建立了CO2在低渗油藏中粘性指进和气体窜流的判别模型,进行了注采参数对气窜影响及封窜方法的实验。结果表明,均质和非均质低渗油藏中驱替压差或注入速度控制着气驱指进及气体突进,低渗裂缝性油藏中有效压力控制着裂缝内气体窜流。CO2在油水中的溶解特性及其对油水乳化程度的影响能够部分抑制气体窜流,改善气驱效果。从堵剂的材料性质及其在低渗透油藏中的注入性、对气窜通道的封堵强度和封堵效果等方面,较全面地研究了利用复合凝胶在油藏深部抑制CO2窜流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在CO2封窜矿场试验中得到了初步验证。
其他文献
在调研国内外防斜打快技术现状基础上,结合玉门青西高陡构造大井眼防斜打快特点,认为玉门青西高陡构造大井眼防斜打快技术应采用复合导向钻井技术。由此开展了复合导向防斜打
高孔密深穿透型射孔器研究属于应用技术型研究。采用了理论分析、数值模拟、X光测试、地面试验的研究方法,在弹间干扰、低炸高、射孔弹研究上,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并把一
大庆油田聚驱在进入工业化开采后,在取得良好驱油效果的同时,在采油工艺上也出现了与常规水驱阶段有较大差别的若干问题。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油井见聚见效后,采出液流体性质
在实验室条件下,本课题分别研究了变质量管道中油气水三相流流型和压降变化的相关规律。  在变质量三相管流实验装置上,分别进行了水平管道和倾角为-1.0°、-0.2°、+0.2°
镇原油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镇原油区,是多油层复合的油气富集区,在延8、延9、延10、长3、长4+5、长8分别获得工业油流。从多年勘探开发情况来看,长3油藏具有资源潜力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传统能源污染严重,清洁的天然气正被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而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缺不了压缩机这种重要设备。而其中离心式压缩机
吴起—定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长8是该区近年来发现的重点含油层系之一,本文综合运用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及成藏动力学等石油地质多学科的理论
本文在中石油管道ERP系统的基础上,研究管道ERP系统设备管理模块中设备维护的相关内容,分析挖掘设备主数据、工单信息、故障词典及报表等内容得到相关数据信息,作为设备维护
欠平衡钻井技术在国内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技术方案,准确地设计负压差和钻井液密度,并采取合理的控制技术措施是安全、快
膨胀管技术就是将管柱下入到井底,用膨胀锥以液力或机械力的方法使管材永久变形,从而达到增大采油管柱或井眼内径的目的。膨胀管技术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新兴技术,可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