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 802.16a的OFDM双向系统的DSP实现

来源 :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cy_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两块EVM形成一个收发系统,发端DSP完成对数据的编码和调制,然后经过D/A变换成模拟信号发送出去;收端经过A/D变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DSP通过EVM上的扩展接口读入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同步、解调和译码。整个软件流程采用DMA中断的方式,在DSP的数据存储区中开辟四个缓冲区,使CPU对一缓冲区数据的处理和DMA对另一缓冲区数据的搬移同时进行,使数据得以连续的发送和接收。程序设计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各个模块采用线性汇编语言编写,降低了开发难度,提高了程序的可读性。另外,用HPI实现了主机与DSP的通信,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收发信息和传送图像的功能。   最后,通过CCS自带的工具观察不同信噪比条件下接收端的星座图,以及用profiler测试收发两端模块的执行周期,给出系统能够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
其他文献
本论文涉及的主要内容就是DICOM标准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对标准给出的实体-关系模型、声明的信息对象定义(IOD)以及这些信息对象的操作-DICOM消息服务单元(DIMSE)
共形阵列因其良好的隐身性能、气动性能和更广的估角范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声纳和无线通信等领域。本论文主要针对共形阵列天线,以阵列的误差校正为主要方向,在共形阵
  本文重点探讨了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算法。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作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深入研究了恒模算法,提出了一种适用于CDMA系统的多目标盲波束
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在人们享受着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以前的那种基于身份标识物品和身份标识知识的个人身份识别方法已越来
随着传感器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把目标当作点目标这样一个假设不再成立,可将这样的目标看作扩展目标。由于每个扩展目标在每一个采样周期会产生多个量测,如若将量测和目标相关
本论文中,我们对X86处理器的保护模式和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原理及主要机制作了深入分析,并对Windows 2000在实时应用中的不足,提出了改造Windows 2000以达到实时目的的方法
从雷达导引头系统的应用考虑,开展雷达导引头系统多粒度建模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需求建立不同粒度的雷达导引头系统模型,能够有效地解决模型的复杂度与仿真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