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高中英语特级教师的教师话语个案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xj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话语对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语言习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教师能否成功地执行教学计划的工具,也是外语课堂中学习者获得可理解性目标语输入的主要来源,对目标语的使用起着一定的示范作用。恰当的教师话语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师生交流的机会。在中国,教师话语的研究始于90年代,在理论和实证方面都进行了许多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课堂,对高中英语,特别是对特级英语教师的教师话语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试图在西方二语教学研究及我国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Krashen的可理解输入假设理论、Swain的可理解输出假设理论以及Long的交互假设理论等二语习得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通过对广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特级英语教师唐老师采用了访谈和观察的方法,从教师的话语量、教师提问、互动调整与意义协商、反馈及话论转换五方面进行了研究,以揭示高中英语特级师话语的使用特点。特级英语教师教师话语的研究和分析结果如下:在教师话语量上,学生话语少于教师话语;教师提问中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总体来说,积极反馈多余消极反馈。积极反馈中,重复或者表扬加追问占46%;消极反馈中,引导自我修正占总反馈的63%.在出现交际困难时,教师最常使用确认核实(51%),其次是澄清请求(36%),最后是理解核实(13%)。就课堂会话结构而言,特级英语教师使用IRF结构占主导地位(54%),但采用比IRF结构更复杂的话轮转换也占据了46%。本研究旨在揭示高中英语特级师话语的使用特点,为广大高中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了解特级英语教师的教师话语使用情况的机会,并为他们提供学习的榜样。作者希望其他英语教师更多地关注自己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话语的使用,并对自我的教师话语进行有益的调整和提高,以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研究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并不令人满意,主要是现在的英语课程设置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作者认为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
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的重要性已成为世界共识。在我国,0-3岁早期教养也被提上议事日程,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开端。为此,上海实施了托幼一体化的学前教育改革,提出了对0-3岁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