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究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手工业正日益消失,随之消失的还有手工业者身上所具备的精神。我们把传统手工业者身上所具备的优秀职业精神称之为工匠精神。这几年,伴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需要大批既有才能又有职业精神的人才。实际情形却是,社会愈加浮躁,人们也愈加缺少耐心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精神。目前,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也缺少对工匠精神的培育,许多人是在工作多年后,才意识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如果能把工匠精神的培育提前,将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助其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初中阶段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精神品质的重要阶段,而历史又是重要的人文学科,对培养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笔者立足初中历史学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调查问卷,认为历史学科中蕴含着大量有关工匠精神的内容,有助于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工匠精神的相关概念界定,包括工匠、工匠精神,以及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应当培育工匠精神的哪些具体,其中包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等四大方面。培育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亦是本章的内容。第二章,通过对南昌市两所中学的部分初中学生进行关于工匠精神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初中阶段的教育中,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进而分析造成工匠精神培育不足的原因。这也为初中生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了参考价值。第三章,立足《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材(2011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全册)》等与初中历史教学相关的辅助材料,挖掘其中蕴含与工匠精神相关的内容,为初中历史教学培育工匠精神提供丰富的素材。第四章,论述初中历史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的途径与方法,主要采用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途径与方法,在课内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实践,采用片段教学的案例培育具体的工匠精神。同时结合课外相关历史活动,参观博物馆、举办历史模型制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其他文献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与传统精英模式的高等教育不同,就业导向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国家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展前景良好。但同时,高职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
向飞机制造商追究其产品责任已成为多次空难事故发生后旅客或其家属进行索赔诉讼的新动向,其根源是受害人为获得充分的损害赔偿金,通过以航空产品存在缺陷为由向制造商提起产
诗歌英译,对于诗歌意境关学准确把握和体验是优质译文的先决和基石。本文追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认识义理,深入探讨其中概念范畴、认知隐喻等重要概念,并将这一西方语言学中的概念
<正>去乐山求学那年,我刚念初一。这是爸妈商量了整个暑假做出的决定——远离熟悉的家乡和家人,让他们唯一的女儿去完全陌生的城市学习和锻炼。来到宿舍,我爸帮我铺了床,我妈
文章首次从七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孙中山禁烟拒 内容,并对此进行了评析。笔者认为,孙中山的禁烟拒毒是时代的产物,符合中国的国情,更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四一八"节(农历四月十八)是锡伯族传统社会中重要的民俗节日,其供奉的神灵与祭祀活动受东北地区汉族娘娘庙会的影响。1950年代中后期,由于种种原因,"四一八"节中断。20世纪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