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视角下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研究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lx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语行为的研究一直是语用学的一个中心问题。长期以来,对言语行为,特别是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生成与理解引起了语用学家的普遍关注。传统的语用学理论研究在解释间接言语行为方面遗留下了一些未能解决得问题,没能对其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亟待进一步的改进。这些理论没有对为什么听话人进行语用推理的速度会如此迅速,并且能毫不费力地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同时,这些理论也没有系统地说明解释间接言语行为所涉及的具体推理模式和认知理据。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认知语言学家认为应该从认知的视角来研究和解释间接言语行为。Thornburg and Panther (1997)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认知语言学里的转喻是指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源域为目标域提供心理通道的一种概念现象和认知过程。本文主要试着从认知的角度,运用Thornburg and 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间接言语行为进行了分析与解释。根据他们两位学者的观点,概念转喻对间接地实施言语行为是有帮助的。在一个言语行为脚本里共有三个组成部分或是阶段:前段,核心段/结果段,后段。这三个组成部分里的任一成分都具有潜在的能力来转喻地“代替”或者“指向”整个言语行为脚本。具有转喻功能的一些关系,比如: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能力与行动等有助于会话人的推理进程,并对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具有重大意义。间接言语行为可分为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本文阐述了规约化的间接言语行与其相对应的直接言语行为以及非规约化间接言语行为的区别,并且探讨了言语行为转喻理论对理解它们所起的重要作用。言语行为转喻理论为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及其语用推理提供认知理据。虽然言语行为转喻理论较传统的语用学理论而言是一个非常具有可行性和说服力的理论,它为间接言语行为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但是该理论也不是没有缺陷的。因此,该理论必须要考虑到一些语用参数,那就是要在更具科学性和解释力的命题理想化认知模式(Propositional ICM)下来分析间接言语行为。通过该认知模式,不同类型的间接指令类言语行为以及不同种类的间接请求可以被区分开来,这表明命题理想化认知模式是对言语行为转喻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因而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作者试着将该模式应用于会话对比分析并证实了这一观点。
其他文献
演讲是指演讲者面对听众,以口头语言为主,辅以适当的非口头语言,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或阐说某一事理,并互相交流信息的真实的社会活动过程。不同类型的演讲辞受到不同
人类语言话语主体(说话人)观点表达的形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汉语中主要用“我觉得”、“我认为”、“我以为”、“在我看来”和“对我来说”等表达话语主体的观点。这些形
房地产行业多年来,一直都是国家和老百姓关注的焦点行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的产业之一。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搜房网、安居客、新浪乐居等房地产互联网企
求真务实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本质属性 ,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所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开拓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外在体现 ,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所应
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理论一直是语篇分析研究的热点。本文从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以英语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为语料,研究语法隐喻在两种语体中的功能和分布特征。首先,根据Swales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旅游学中最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理论之一,但由于诸多的质疑严重影响了该理论应用。为了更清楚和科学地认识并应用该理论,该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改进后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分类的准确率。方法以分类模型密集网络(DenseNet)为基础模型,采用中间密度投影方法将肺结节的三维信息输入卷积神经网络
<正>《海商法》制定的时间跨度长达40年,凝聚了我国三代海商法专家的心血。自1993年7月1日施行以来,对于调整海上运输关系和船舶关系发挥了巨大的规范作用,同时对于维护当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国民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社会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但是,国民经济发展在取得辉煌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是中药材品质的综合体现,是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总结,是评价中药材品质的重要依据。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在市场流通及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