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各国对精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精铜冶炼技术的改进与研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铜电解法是湿法冶炼精铜的一种主要方法,电解精铜的质量与铜阴极板的平直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获得高质量的精铜,就需要获十分平直的铜阴极板。铜始极片经过压纹、矫直、冲铆、翻板、排板等工序得到电解所需的铜阴极板,在上述工序中,矫直是唯一能够保证铜阴极板具有良好平直度的工序,其矫直过程可分为粗矫和精矫两个部分,在精矫过程中,整个精矫装置采用小变形矫直方案,使铜始极片发生递减反弯,而反弯的程度,直接取决于精矫辊下压量的大小,下压量又与辊距、辊径等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研究精矫装置的各项参数,对获得高纯度精铜具有着重要的意义。课题来源于某企业的预研项目,项目名称为《铜阴极板辊式矫直机矫直机理分析及参数研究》,本文通过对辊式矫直机矫直机理进行研究,了解铜始极片的变形阶段,分析弹塑性变形中的力学特性,研究各种曲率之间的关系,根据铜始极片的咬入条件、强度条件计算出精矫辊辊距的许用范围,查找相关资料,获得矫直速度的经验范围。利用Maple软件对矫直公式、残留曲率比公式进行编程,根据企业允许的残留曲率比,运用牛顿法进行迭代,计算出精矫装置中精矫辊的辊数。为了分析不同辊距、矫直速度对精矫效果的影响,本文在允许的范围内选四组不同辊距,并计算其相应的辊径及上排精矫辊的下压量,将这些数据分别与三组不同矫直速度相匹配,将这十二种组合数据分别输入到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中,利用ANSYS/LS-DYNA解决精矫过程中铜始极片与精矫辊之间的非线性问题,列举出在不同匹配参数的作用下,铜始极片的最终精矫残留率与Y方向的变形情况,经过对比分析,选出最优的辊距与矫直速度。本文利用ANSYS/LS-DYNA进行模拟仿真分析,选择最合理的匹配参数,为企业改进矫直机性能提供参考依据,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