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喷丸工艺参数对表面完整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齿轮是重要的工业基础件,其服役性能直接决定装备可靠性。长期以来我国重主机、轻部件,在齿轮的高可靠、长寿命、轻量化方面,国外先进水平存在显著差距。高表面完整性是决定齿轮服役性能的重要保障。喷丸强化技术是一种机械冷加工方法,借助高速运动的弹丸流持续冲击材料表面,使材料表层发生塑性变形,表层材料组织得到细化,硬度和耐磨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喷丸还能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层,提高齿轮抗疲劳性能和抗应力腐蚀性能。喷丸强化作为一种典型表面强化技术,相比于其他强化技术具有强化效果显著、实施方便、适应面广、能耗低等特点,广泛应用在齿轮表面强化中提高表面完整性。然而,限于齿轮喷丸强化机理认识不清楚,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粗糙度、残余应力分布、材料微观组织等表面完整性参数的关联规律不明确,工艺参数选取严重依赖经验,导致喷丸强化工艺效果不佳,制约了喷丸在提高齿轮接触疲劳强度及弯曲疲劳强度等方面的推广。为高效强化齿轮表面并控制成本,喷丸强化机理揭示与关键工艺参数优化成为高性能齿轮喷丸强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因此,本论文建立喷丸工艺参数预测的仿真模型并开展试验研究,阐明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强化之间的关联规律,揭示喷丸强化机理与齿面表面完整性的演变特征,为喷丸强化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和试验支撑,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工程意义。本文面向风电、航空为代表的高性能齿轮应用领域,以18Cr Ni Mo7-6渗碳齿轮钢为研究对象,开展喷丸强化机理与工艺参数研究,建立考虑实测材料屈服强度、残余应力梯度、初始表面形貌的渗碳齿轮钢随机多弹丸喷丸强化模型,并开展强化工艺试验研究,探究喷丸工艺参数与表面完整性的关联规律,为高性能齿轮的抗疲劳设计制造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支持。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齿轮喷丸试验,建立喷丸表面完整性参数表征体系。通过对18Cr Ni Mo7-6进行喷丸处理,测量喷丸前后的表面形貌、残余应力、硬度、微结构,建立一套喷丸与表面完整性关联规律的表征与重构体系,为研究喷丸的影响机制提供输入条件和评价方法支撑。(2)建立考虑初始材料的硬度梯度、残余应力梯度、表面形貌的渗碳齿轮随机多弹丸喷丸强化模型。基于试验表征的结果对喷丸有限元模型进行建模,建模过程中针对风电重载齿轮材料的加工过程,考虑了由渗碳硬化带来的硬度分布及残余应力等力学性能的梯度特征以及表面微观形貌特征。建立了包含考虑喷丸前材料硬度梯度、表面形貌及残余应力的实测材料属性-随机多弹丸喷丸模型。分析了喷丸工艺参数对于残余压应力分布及表面微观形貌等的影响规律,并将模型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残余应力预测与测试误差最大不超过18%,验证了喷丸数值模型的有效性。(3)研究喷丸覆盖率对表面完整性参数的影响。基于试验表征结果及仿真分析结果探究喷丸覆盖率对残余应力、表面形貌、硬度、等效塑性应变、金相组织及晶粒度等表面完整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试件进行喷丸处理后,其轴向和切向残余应力分布趋于一致,随着覆盖率从100%增加到400%,表面残余压应力从-628 MPa线性增加到-705 MPa。发现受喷丸影响的残余压应力厚度与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深度的比值为相对定值,一般在3.6~4.3的范围内。此外喷丸处理会使表面硬度从690 HV提高到740 HV,随着覆盖率增加表面粗糙度参数Sa、Sq、S5z和Sku逐渐减小。(4)分析喷丸设备工艺参数对喷丸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大量的喷丸工艺参数试验并结合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喷丸气压、流量、距离等喷丸设备工艺参数对于喷丸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喷丸强度随着喷射压力的增加近似呈线性增加;随着喷射流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喷射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工艺参数对喷丸强度的影响重要程度依次为弹丸直径(36.73%)、喷丸气压(32.07%)、喷射流量(23.11%)和喷射距离(8.1%)。(5)探究喷丸强度对表面完整性参数的影响。开展喷丸强度范围0.15~0.55mm A试验及仿真研究,阐明喷丸强度对表面完整性参数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喷丸强度增加,表层残余压应力近似线性减小,最大残余应力值及其深度和残余应力影响层深均呈现出线性增加的变化趋势。并且随着喷丸强度增加,表面粗糙度参数Sa及Sq从未喷丸时的0.62μm及0.78μm线性增加到1.64μm及2.1μm。同时表面粗糙度Sq与表面维氏硬度之间存在近似线性的变化趋势,表明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用粗糙度参数Sq来预测喷丸后表面硬度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作为电力系统中实现无功补偿、稳定电能质量的枢纽型设备,干式空心电抗器(DAR)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DAR内部绕组故障,尤其是匝间短路故障是引起DAR起火燃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对DAR内部绕组状态进行诊断和评估,预防烧毁事件的发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传统的匝间短路故障检测方法普遍灵敏度较低,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脉冲频率响应分析法(IFRA)和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
以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为主线,创设真实科研情境,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亲历科学发现过程: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结果、发现问题、作出假说、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基于真实科研情境设计实践探究性活动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进而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目的 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创伤小、低成本、可量化、准确度好的血清学指标,建立模型以准确诊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以期早期识别原发性肝癌,提高患者治愈率和延长生存期。方法 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2017—2020年间收治的188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0例患者入选HBV感染相关非肝癌组;38例患者纳入HBV感染相关肝癌组
面对日益增长的汽车保有量,城市停车难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伴随着共享经济的兴起,车位共享成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新思路。通过车位共享可以提高现有停车资源的利用率,解决一部分停车难问题。但是,现有的车位共享服务存在以下问题:中心化服务器受攻击而导致服务失效;用户隐私泄露;恶意用户违反规则难以保证公平交易。针对此,本文利用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结合密码学和时间承诺技术,设计了面向车位共享的区块链停车系统,
以议题为驱动,以"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为主轴的议题式教学,注重形成正确价值观念、解决"两难性"问题和提升思维核心品质,注重引领学生在反思辨析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改进方法,在活动历练中提高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一、应然转向:辨析式学习积极育人的话语更新作为一种指向积极价值引领的议题式教学范式,辨析式学习应是一种以学为中
期刊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环境下,房地产行业正式迈入“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面临着生存危机。如何在建设项目中使得投入合理成本达到项目效益最大化,进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是房地产企业亟需解决的困难之一。项目后评价作为一种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总结,并指导后续项目管理的方法,有望成为房地产企业解决该问题的钥匙。由于房地产项目具备风险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项
随着人们对资源需求量和公共交通设施依赖程度的增加,大量岩土工程正在或将要进行大规模开挖施工,诸如深部矿产资源开采、城市地下空间建设等。裂隙岩体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施工对象,在原始地应力、采动应力等共同作用下,其受力环境往往是复杂多变的,如循环荷载、冲击荷载等。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地质灾害的发生常与裂隙岩体的力学特性劣化密切相关。为有效规避此类灾害的发生,进行灾害预警与控制,急需系统开展复杂应力状态下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多种挑战。尤其是由于规模大、投入成本高等特点,建筑行业受到了特别关注。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本文对精细化管理进行研究,旨在不断改进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企业收益,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的精细化发展。
血管损伤引起的内膜增生是多种血管疾病重要的病理进程,提高血管损伤的治疗效果对于遏制闭塞性血管疾病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因其具有高效增溶药物、改善药物体内分布、实现靶向递送和降低毒副作用等优势近年来饱受关注,然而,纳米药物因其难以构建与体内细胞相似的外表面故而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质”而加以清除。仿生生物膜策略是降低纳米药物体内清除率的有前景的手段。通过“体内”来源的细胞膜对纳米药物
事业单位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改革也不断进行,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方式有了明显的变化,这也对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新政府会计准则的实施,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设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本文根据现有研究资料,结合笔者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中的实践经验,以及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对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