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与事业单位培训体系的比较研究——以企业A和事业单位B为例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ne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是我国事业单位加快改革步伐的关键时期,加强培训体系管理的学习和运用对我国事业单位今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加强对外资企业培训管理经验的学习,对于改变我国事业单位对培训体系建设认识存在的模糊和偏差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中的培训模块入手,以系统性、框架性的思考角度,以现代企业为对象,借鉴培训体系开发、完善所必须的两个战略核心、三个主要层面和四个基本环节,此模型构成了关于培训的整体结构,也为本文提供了一个结构框架。作者首先分别陈述了外资企业A和事业单位B现有的培训体系,并通过两个单位的培训体系图比较分析了培训体系的异同点和优劣势,从而得到了事业单位B培训体系的主要问题:第一,组织机构与制度不完善(缺乏专职的培训管理机构和系统的培训管理制度);第二,课程设置不成系统;第三,培训需求分析不足;第四,培训方法过于单一;第五,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机制。  基于以上主要不足,本文最后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到了提出优化B单位培训体系的设想:第一,以组织发展战略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第二,设置专门的培训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并健全培训管理制度;第三,根据不同层级、不同职业发展需要,将课程设计划分为引导型、专业型和通用型三大类;第四,重新设计制定了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培训效果评估的流程,丰富了培训方法的手段。  最终,希望能对同类事业单位培训体系的搭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200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了,从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实施到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行以书面劳动合同书为基础的劳动合同制度。笔者认为: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多年来效果不佳,问题严重,解决问题还要从劳动合同制度本身来分析。如何在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中深入了解分析推行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是本文要研究的问题。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结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逐步扩大,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因社会转型产生的矛盾和冲突而导致的各类群体性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自1985年中央提出要改革国有企业以来,很多职工纷纷下岗失业,随之“买断”工龄现象也开始涌现,而且这部分人群数目庞大,情况复杂。从国企被“买断”职工当前的生活状况来看,他们在
据中国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8%。根据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我国老龄化情况已经非常严重,山西省也是如此。山西省老年人口的特点是基数大、增长快并且逐渐呈现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其中失能老年人口也在逐年攀升。当前山西省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全省老年人口的19.1%,该比例还将持续增长。加上家庭小型化、城镇化、人口抚养比持续上升等情况,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