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保定市周边部分县市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宣传材料为例,通过走访各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政策宣传材料中的语言进行了分析,找出目前宣传材料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改进设想。 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为五章。除引言外,各章依次论述了新农合政策及宣传现状、新农合宣传材料中存在的语言问题、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以及克服宣传语言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 新农合是面向广大农民的一项社会公共事务,需要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农民了解新农合的途径就是新农合宣传,但是由于设计理念偏差、对宣传材料有效性认识不足、专业问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语言学素养不足、经费不稳定,造成新农合宣传材料中公文行文的语言特点明显,阻碍了老百姓的理解。如为了将政策的描述更加精确,防止对政策的误解,所使用的官方语言与农民生活语言存在差异,让农民难以对宣传内容作出准确判断;由于篇幅限制使用过于精简的语言给农民带来理解偏误;社会医疗保险涉及医学、保障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专业性强,但是新农合面向的是基层农民,因此使用大量医学术语、部分保障专业术语会增加农民阅读难度;过多用长句式,句子含义丰富,但是理解过程中容易产生疏漏与歧义;另外还有句子表意模糊、标点错乱、生造词等问题影响了农民准确理解政策。社会事务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监督,新农合宣传材料必须要让老百姓能看懂,让他们真正理解政策的内容实质才能更好的支持、监督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所以在新农合宣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政策受众,以能让老百姓看懂为基础,避免直接挪用政策条文,应该运用大众语言、用多种宣传形式宣讲政策;在材料中多使用含义明确的短句式。而各级管理部门应重视从业人员语言文字学素养的提高,重视新农合宣传的效用,设立固定经费并由专人负责,使新农合宣传成为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