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事恶意诉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ene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对于民事恶意诉讼的概念并无统一的认识,因此导致民事恶意诉讼与滥用诉权、滥用诉讼权利、诉讼欺诈等概念界限模糊,阻碍了民事恶意诉讼的进一步研究。实践中民事恶意诉讼现象日益严重,但由于立法上的缺位,对民事恶意诉讼没有形成有效的法律规制体系,对受害人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救济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民事恶意诉讼,长此以往必将极大的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本文通过类型化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系统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等研究方法对民事恶意诉讼的概念、类型、规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构建规制民事恶意诉讼的法律体系的建议,以期达到遏制民事恶意诉讼,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权威的目的。本文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民事恶意诉讼的基本含义,本文在对国内外各种民事恶意诉讼概念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对民事恶意诉讼的概念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对民事恶意诉讼与滥用诉权、滥用诉讼权利等相似概念进行辨析。第二部分是民事恶意诉讼在我国的现状分析。本文结合实践对民事恶意诉讼进行类型化分析,并且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分析民事恶意诉讼产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列举民事恶意诉讼的危害性,以此论证规制民事恶意诉讼的必要性。最后,针对实践中遏制民事恶意诉讼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法院的做法,在立法没有修改的情况下提出遏制民事恶意诉讼的几点对策。第三部分是对民事恶意诉讼解决机制的比较法考察。大陆法系方面,主要吸取了德国法、法国法、日本法以及葡萄牙法和我国澳门、台湾地区立法的经验;英美法系方面,主要对英国法和美国法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提出在我国如何构建规制民事恶意诉讼的法律体系。本文认为应当在三个基本思路的指导下从民事程序法、民事实体法、刑事实体法三个方面、进行构建。在民事诉讼法中首先应当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然后完善审前准备程序、撤诉制度、强化对调解协议合法性的审查、.设置罚金制度、完善第三人制度以及再审制度。在民事实体法上应设立民事恶意诉讼的侵权责任追究制度,对于情节严重的民事恶意诉讼案件,有必要从刑事实体法上进行规制,对行为人处以刑事处罚。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如何规制民事恶意诉讼方面,不但借鉴了国外关于民事恶意诉讼的相关规定,而且从我国国情出发,吸取了我国实务界应对民事恶意诉讼的宝贵经验。本文既从长远考虑,从修改现行法律方面提出构建规制民事恶意诉讼法律体系的建议,又立足国情,在现行法律还没有修改的情况下,结合一些地方法院的具体做法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遏制民事恶意诉讼的方法。
其他文献
'一条'视频是近两年微信圈子里最引人瞩目的公众号之一,它改变了大众文化通俗的印象,找准自我定位,尝试用户细分,把握用户心理,实现了优质内容的高频率生产,满足了中
郑州的社区教育,政府推动始于2003年,快速发展在2013年以后。经过10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主管、业务指导、龙头带动、多元参与、上下联动、基层创新”的工作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新工科”对实践教学改革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探索包装专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本源文化的传承,它融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习俗和信仰禁忌等社会活动中,并形成了系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以农桑文明为基础,以
我国自全面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以来,已经过了十来年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很多问题。现阶段对我国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面进行研究的理论成果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竞争愈演越烈,现代油藏经营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已经成为油田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油田企业积极变革成本
沥青温拌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筑路技术,通过加入添加剂的方式,使沥青混合料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及施工,同时能达到或接近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能,节约能源。从当前发展看,温拌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学者在温拌改性剂开发和温拌沥青性能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于沥青温拌性能的评价方法研究甚少,因此本论文研究重点是提出系统性评价沥青温拌性能的技术方法。论文研究从温拌机理出发,考虑温拌剂
三相泡沫防灭火技术能集灌浆、注氮、喷洒阻化剂的防灭火优势于一体,在煤矿防灭火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缺乏对其流动特性的研究,导致三相泡沫的应用工艺设计缺乏理论支持,对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我国ICU内危重症患者患侵袭性真菌病的主要高危因素,并估计其优势比或相对危险度,以探索我国ICU内危重症患者易患侵袭性真菌病的特征。方法通过计算
近十几年来,安徽汽车业依靠自主创新优势走出了一条超速发展之路,在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处于同行业前列。在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政策和安徽省实施工业强省政策的指导下,安徽发展汽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