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fdwer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  测定3~6岁超重肥胖儿童与健康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研究血清维生素 D与肥胖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为临床评估肥胖及干预治疗提供依据。  研究方法:  选取3-6岁超重肥胖儿童50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50例。精确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HR)等肥胖参数,应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测定人体脂肪、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值等体脂指标。统计儿童每天饮奶频率及户外活动时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用来检测所有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25-(OH)D3),比较超重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探讨血清维生素 D水平与肥胖参数、体脂参数、饮奶频率及户外活动时间的相关性;并测定儿童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等生化指标,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TG、TC、HDL、LDL、FBG的相关性;采用ELISA法测定儿童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FN-γ、IL-6、IL-8及TNF-α水平,研究血清维生素D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探讨肥胖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机制。  研究结果:  1.研究对象的父母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职业以商业个体居多,其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职员。  2.本次调查的3-6岁的儿童的身高在97.3-152.4 cm之间,平均值为119.8±11.4 cm,体重在13.8-48.5 kg,均数为24.52±6.04 kg。  3.以Z值平均分来看,3-6岁的HAZ为负值,WAZ为正值,以HAZ<-2为生长迟缓,3-6岁组为4.43%;男性为1.32%,女性为4.27%,性别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WAZ<-2定为营养不良,有一名4岁的女孩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0.4%。  4.共有63人超重,超重的发生率为25.2%,还有21人为肥胖,发生肥胖的概率为8.4%,超重以及肥胖的合计的发生率为33.6%,经检验年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5.共有34人发生贫血,贫血发生率为13.6%,不同年龄组贫血患病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组贫血患病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6.白蛋白的范围为6.3g/l—55.7 g/l之间,均数为48.56±3.36 g/l;C-反应蛋白在0.52g/l-8.24 g/l,均数为1.98±1.17 g/l。  7.在脂肪吸收实验中,结果发现阳性的发生例数为46例,存在18.4%的占有率,在肠道的检测中寄生虫发现有1例为阳性,说明测试者体内有虫,虫卵为蛔虫,其他检查包括肺部以及眼科等部位均未发现异常。  8.两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3水平营养的情况及其与肥胖参数、体脂参数的相关性  观察组儿童平均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为87.49±14.32 n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113.35±10.01 nmol/L),两组结果相比,显示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观察组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为22.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P<0.05)。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BMI呈负相关(r=-0.641, P<0.05),与WHR、体脂、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率无相关性(P>0.05)。9.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  两组饮奶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0-0.5小时的儿童百分比为52.00%,明显高于对照组(22.00%)(P<0.05),观察组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的儿童百分比为16.00%,明显低于对照组(42.00%)(P<0.05)。  两组试验者的血清25-羟维生素 D3的水平都会随着户外活动时间的延长而会有所增加。观察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0.5-2小时、2小时以上,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以上,血清25-羟维生素 D3水平明显增高(P<0.05);不同的户外活动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3水平之间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 D3水平与户外活动时间呈正相关( r=0.323,P<0.05)。  10.两组儿童血脂、血糖指标相比及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其相关性  观察组儿童 TG、TC、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儿童HDL、F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TG呈负相关(r=-0.584,P<0.05),与TC、HDL、LDL、FBG无相关性(P>0.05)。  11.超重肥胖儿童在炎症因子水平和血清中25-羟维生素D3的相关性研究  首先将观察组分为三个亚组:维生素 D充足、下降及缺乏组。这三组当中的血清IFN-γ、TNF-α水平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5.312,P<0.05;F=7.212, P<0.05);三组之间血清IL-6以及IL-8水平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果血清25-羟维生素D3的水平和IFN-γ、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和IL-6以及IL-8的水平无相关性(P>0.05)。  研究结论:  1.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正常组儿童;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与BMI呈负相关,与WHR、体脂、体脂百分比、腰臀脂肪比率无相关性;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户外活动时间呈正相关;  2.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TG水平呈负相关;  3.超重肥胖儿童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IFN-γ、TNF-α水平呈负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肾脏恶性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及超声造影剂量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的影响。方法31例肾脏恶性肿瘤患者,男25例,女6例;经肘静脉团注SonoVue剂量1.2ml至2.4ml,按剂量
摘 要:古代文化的某些因素进入了轴心期,并成为新开端的组成部分。苏格拉底与孟子便生活于这个“轴心时代”。作为中西方的两位巨匠,他们成为我们探索中西方文学与文化的源头。本文以“对话理论”为依据,从对话的角度审视苏格拉底与孟子两位圣人的言说方式,并进行分析论说和比较。从而发现苏格拉底与孟子言说方式的特点及其对中西方社会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苏格拉底;孟子;言说方式比较;影响  作者简介:张亚楠(19
摘 要: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期独有的地域性、传承性以及民族性的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发展长河当中经久不衰,其中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更是为我国的传统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拟从开发与利用的角度阐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性与价值,以期引导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更好的向前发展。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性与功能;价值  作者简介:王兆梅(1981-),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陕西服装工
摘 要:家庭是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教育载体,社会的基本细胞,可谓人一生的学习,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而家风则是每一个人教育的基本体現,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优良的家风蕴含着家庭的和谐温暖,是华夏民族所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的果实,所表现的是一个家庭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的体现。本文讲述我的家庭里,父母是什么样的状态,着重讲述母亲对我一直以来的悉心教导,让我在生活和学习中领悟到家风的真谛。  关键词:家风;诚信;
课题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符号学视域中的视觉艺术研究》(编号15YSE08)。  作者简介:郑伟(1981.9-),女,汉族,哈尔滨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艺术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5--01  制造符号是所有生命形式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从“人是符号的动物”到“人是符号的消费者”(consumers o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