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o1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到利率市场化的影响,银行传统业务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快速发展以银行理财产品为代表的银行表外业务也就显得尤其重要。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发展虽然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但也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银行理财资金对影子银行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理财资金的投向在逐渐多元化的同时也发挥着信用创造的功能,由于具有影子银行的一系列特征,因此银行理财产品也被称为影子银行的“缩影”。考虑到商业银行理财资金投资标的多元性及其在资金运作方式上的交叉性,理财资金链一旦断裂则可能成为导致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爆发系统性风险的直接因素。经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后,笔者发现相关领域的研究学者以及监管层都越来越关注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触发因素,尤其是可能的触发因素对系统性风险的传导机制以及影响大小。现如今大部分相关研究仍停留在对理财产品的介绍性说明以及理论层面的风险分析上,而关于具有实践意义的风险防控的措施研究较少,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在监管层面上的指导性也比较弱。本文选题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研究,笔者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仍然处于不断地创新发展中,尚且处于不成熟的发展阶段,例如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会带来期限错配风险,投资标的和资金运用不当会带来收益率错配风险,包括上述风险在内的诸多因素都可能导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爆发。因此本文所选的研究角度为从基础数据的分析中得到信息,试图量化风险因素,结合银行理财收益率、市场收益率、银行个体特征以及银行理财产品特征来实证检验银行理财产品所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分析银行理财产品所存在的风险,并研究此类风险会如何积聚传染并最终引发银行理财市场系统性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的兑付是不确定的,是存在风险的,而银行理财产品出现大面积违约和不可兑付的可能性即是本文所讨论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本文研究目的为防范银行理财产品所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研究的范围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体系,主要集中在银行的理财业务所面临的风险以及这部分风险是否会积聚传染并引起银行理财市场系统性风险。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采用了复杂的业务流程,在这样的流程构造下,银行通过多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将有风险的产品转化为看似无风险的市场投资工具。复杂的流程将各类理财产品编织成一个网络,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那么这一环节的风险不仅仅体现在单个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兑付上,而且也会在理财产品市场内部扩散,最终形成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因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方面相关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借鉴银行系统性风险的研究思路。本文初步选定的研究样本为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一来这16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量和发行规模在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总量中占比较大,二来上市银行的市场反应相对较敏锐,在此基础上存在通过模型来衡量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与市场收益率之间敏感程度的可行性。本文对这16家银行从2010年初至2014年底5年期间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数量、收益率、产品类型结构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将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到期收益率作为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度量变量。通过分析结果发现非保本收益产品发行量占比较大,样本期间内占66%,且短期(3个月及以下)产品发行较多。此外,通过分析未实现收益的产品规模,本文认为:银行理财产品市场存在较大的期限错配风险和收益率错配风险。再者以样本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为基础,本文初步选择出实证所需银行理财产品个体特征的指标变量,结合对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来源、风险传染以及风险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确定引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银行理财资金投向作为模型中分类的哑变量。由于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上市时间较晚,因此这两家银行在2010年初发行银行理财产品时所实现的收益率与股票市场关联度较低,所以在样本中剔除这两家银行。最终本文选取14家上市银行(剔除上市较晚的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5年所形成的面板数据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理论分析主要关注可能触发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因素,将可能引起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触发风险因素分为银行理财市场风险、理财产品兑付风险、银行信誉风险及政策风险,其中市场风险细分为同业理财资金及非标业务运作风险、期限错配风险以及资金投向标的市场的不同所引起的收益率错配风险。根据理论分析,引入沪深300指数对数收益率指标作为市场代表变量,在银行个体特征代表中引入最有可能隐匿非标业务的同业资产(包括同业拆出、买入返售以及存放同业三大表内科目)占银行总资产的占比指标以及银行权益乘数指标。最后在实证部分,对理论分析选出的五个相关变量进行统计和说明,并以此作为自变量,而以当期到期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因变量,通过计量检验和计量分析,最终确定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计量检验结果较好,证明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系统性风险,并且风险与银行同业资产占比、非标业务规模、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和投资标的都存在显著性关系,影响大小通过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的beta系数所衡量。文章最后还通过对不同性质银行进行分组,对市场β进行分解来对模型做了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基础模型结果的可靠性。实证与理论相互检验,本文得出论文结论,并从监管层和银行主体的角度给出风险控制建议。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确实存在系统性风险,第一,监管层可以从银行个体理财资金运用的结构上去进行监管,从非标资产的业务监管展开,尤其重视银行内部看似无关实则暗度陈仓的同业资产、自营资金以及理财资金之间的关联大小;第二,从微观角度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和资金投向标的是监管重点,这项监管可通过分析计算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系统性风险的先行统计指标来实现;第三,对于银行而言,商业银行理财应当主动转型,而不只是在监管套利中求取存活发展空间。目前转型较为明确且有效的方式是理财产品形态由预期收益率型转向净值型,打破刚性兑付,积极主动应对市场,这样银行在有效应对市场资产荒所带来的流动性压力时,也能降低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第四,从银行整体发展环境来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及经营战略都有待转型。银行想要提高自身价值并改变被低估的现象则必须要考虑整体经营战略转型,在监管环境发生改变之后,逐渐改变银行的利润来源结构。存贷利差是银行利润传统的主要来源,如今以银行理财业务为代表的中间业务的发展给银行带来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与此同时银行主动转型也可积极面对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及组织。本文的创新之处有三点:一是理论模型在使用上的创新,将可衡量系统性风险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使用在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上。在借鉴权威文献之后,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拓展,加上部分控制变量之后再建立模型。二是用实证来检验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增加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而不再只是局限于定性的分析上。三是数据资料处理上的创新。本文数据资料来自于普益财富后台数据库,此数据库是普益财富与银行合作所得第一手数据,所以资料真实完善,但原始数据冗余繁杂,处理起来需要较大的工作量,本文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分析得到较大的信息。
其他文献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发病率为0.3%~1.0%,致残率为70%~80%。脑卒中不仅给病人带来躯体残疾,还常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为了促进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
电场作用下液滴界面输运和传热特性在电雾化、静电纺丝、电喷干燥、电喷离子化以及原油电脱水等高新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这些技术应用过程中,电场下液滴的蒸发、分裂、合
采用“三全”主题校本教研形式,事先要进行周全的设计和策划,找准教研需要探讨的问题,确立教研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关注实施过程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教研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以记忆障碍为主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针灸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上早已经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但其机制并不明确。过去的几十年来,世界
目的总结老年人颈髓损伤的发病和治疗特点。方法总结北京博爱医院2002年至2006年收治的1 738例脊髓损伤患者中60岁以上老年人颈髓损伤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老年人颈髓损伤的
目的以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 ,STAT3 )为靶基因,设计并构建短发夹状小干扰RNA表达载体,探讨STAT3小干扰RNA表达载体对
近年来国内关于境外上市政策法律趋严,境外市场的不利因素增加,而境内资本市场利好不断,大量VIE架构企业拟在海外上市受阻并萌生转战境内资本市场的想法。暴风科技成为拆除VI
棉花、小麦、畜牧产品等农产品作为农业经济的代表对美国内战的起因、走向、结果发挥了重要影响。南方“棉花王国”对棉花的地位、作用、重要性的错误判断是南方挑起内战的直
目的研究银屑病血热证患者血浆代谢表型的特征及凉血解毒汤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3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和31例健康志愿者,采用核磁共振谱仪技术分析银屑病血热证治疗前后及健康
1东阳蚕桑历史回顾东阳蚕桑生产历史悠久,南朝宋元嘉21年(公元444年),文帝诏“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蚕桑、麻务尽其方”。此后东阳山区盛植桑树,以致当时“觳巾取于邱岭”。唐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