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建设对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的影响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ler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8年前后高铁建设运营以来,经过十多年大规模的建设,我国已全面步入高铁时代。随着更多的城市接入高铁,高铁建设也向着高速度和高密度网络化布局迈进,其在区域联系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发明显。近年来,城市经济发展逐渐呈现出以城市群为特点的组团化模式,这也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当前城市群高铁网络化进程不断加快,高铁建设也对城市群内城市的房地产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从房地产投资的角度,来全面的分析京津冀城市群高铁网络化建设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首先对房地产供需理论等相关理论进行介绍,并对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评述,在此基础上将高铁建设对于城市房地产投资的影响机理进行全面梳理。其次,基于高铁列车时刻表数据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高铁网络线路强度和高铁流集聚强度,通过高铁频次来反映城市群高铁网络发展特征,并对高铁影响下京津冀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现实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02-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面板数据,将高铁建设视作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通过高铁基础设施的“有无对比”,来识别城市群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产生的因果净效应。随后考虑到城市群房地产投资的空间依赖性以及区域高铁建设的网络性特征,以城市高铁流集聚强度来表征城市高铁连通性水平,从空间视角构建高铁网络连通性对房地产投资影响的空间计量模型,来深入探讨高铁网络化建设所产生的影响。得出下列结论:
  1、通过机理分析,一方面,城市高铁建设改善了可达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城市经济要素的流动,提高了节点城市的市场潜力,获得了比非高铁城市更好的区位优势,容易吸引更多的房地产投资。另一方面,高铁与其他经济要素相比具有很强的网络性和外部性特征,高铁网络将节点城市相连,对本地房地产投资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会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周边地区的房地产投资,这主要是通过集聚和扩散方式来实现。
  2、京津冀城市群高铁由最初的中心城市放射状分布逐渐演化为多中心网络化的布局,城市高铁流集聚能力改变了节点城市在交通联系中的地位,城市之间线路联系强度不断加强,且高铁车次在城市之间呈现出公交化的特征。在高速铁路网络化建设的背景下,城市群内房地产业布局在重视城市等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交通圈层。
  3、双重差分估计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高铁建设显著增强了城市的房地产投资,并且高铁建设对房地产投资带动作用主要影响渠道是高铁建设引致的人口和市场潜力的增加,并就双重差分法应用条件及内生性问题的处理做进一步回归,对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检验。
  4、以城市高铁连通性为代理变量,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得出京津冀城市群内城市高铁网络连通性的增强对会推动本地房地产投资的增加,并且对周边城市房地产投资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最后,根据分析所得结论,进一步对政策启示做出讨论:充分发挥高铁网络对城市间的时空压缩效应,通过探索房地产业发展布局,缓解大城市居住压力,推动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区域高铁网络的互联互通,加速城市群的融合。同时注重以城市群视角制定房地产调控政策,努力抑制京津冀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更好地发挥其居住属性,防范化解结构性过剩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他文献
随着A股市场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的结构正在发生快速变化,一个显著的特征是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中持有的市值比例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研究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和持股偏好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回顾国内外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并结合近期我国爆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选取疫情中最受益的医药行业为研究标的,选择医药行业365家公司2000年到202
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以其多爆发与强影响特征,不断增强了金融市场间相依结构的复杂性特征,市场间的多元相关性使得极端风险传染现象频发,上述交互影响的不断循环,加大了金融风险的扩散性,最终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事件。在极端环境内由于企业间价格波动的相互作用影响,使得极端风险在市场间快速传递进而导致企业股价出现趋同上涨与下跌的现象,且在不同趋势下此类现象呈现差异化特征。因此,如何对极端环境内不同趋势行情进行类分
普惠金融是现代金融发展的重要领域,是为了消除金融排斥而诞生的。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弱势阶层和贫困群体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金融排斥。普惠金融为这些没有接触到金融的个人或企业建立渠道,给他们提供符合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金融排斥是金融活动中的现象,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是多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金融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交易成本是造成金融排斥最根本原因,而交易双方空间地理上的距
学位
家庭是社会的单元,家庭资产是社会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家庭资产配置是家庭资产使用的结果。当家庭持有不同的资产,面临不同的机会时,会产生不同的家庭资产结构,归根到底是金融素养的作用。金融素养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是增加家庭可支配收入,提升社会福祉的一项重要途径。金融素养不同,居民家庭配置于储蓄存款、理财产品等中低风险性资产,投资房产和生产性资产的数额和结构也不同。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进人民生活
学位
作为各种工业产品的来源和各国的战略资源,原油价格波动将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如,2020年4月20日,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作为国际油价最重要的定价标准之一,首次跌破负值,最低跌至-37美元/桶。其价格崩盘带动原油市场下跌,导致全球油价大幅下跌。油价下跌拖累全球股市,尤其是能源板块,能源价格下跌,进一步加剧全球股市的震荡。当然,作为全球原油进口国首位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受到油价下跌的冲击。首先
学位
日历效应是一种典型的股票市场异象,指的是在股票市场中某些特定时间段进行交易可以获得异常收益率的现象,主要包括月份效应和周内效应等。日历效应的发现表明股票市场是非有效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日历效应规律获得超额收益。国内外学者对日历效应有丰富的研究,且普遍认为我国A股市场存在日历效应。在我国有关日历效应的研究中,学者从公司市值规模差异的角度对日历效应进行的研究较少;此外,以往研究的样本期间通常为一个连
学位
各国经济动荡,利率变动难以预测,全球范围内出现许多负利率国家。同时,国内利率波动加剧使不确定性增加,为了避免这种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更严峻的利率风险,规模以上且有管理风险能力的企业通常会选择持有利率衍生品头寸进行风险对冲。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商业银行作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持有的利率衍生品规模逐渐增加,近几年许多上市商业银行使用利率衍生品的规模甚至超过汇率衍生品交易规模。同时,利率衍
学位
有效市场假说(EMH)提出证券价格是有效率的,它包含了所有的相关信息。有效市场假说的提出为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奠定了基础,然而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越来越多的金融市场异象对有效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异象就是日历效应。日历效应是指证券市场上某一特定时期,投资者通过交易获得超额收益率的现象。日历效应规律能够反应市场的有效性,直接影响投资者的投资策略,近些年成为学者研究和重点关注的对象。
有效的薪酬契约制度是公司可以长期经营发展壮大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公司内各部门高管及普通员工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近年来,上市公司出现的“天价薪酬”现象把高管薪酬推上了风口浪尖处,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对于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由来己久,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而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从分析师方向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研究还相对偏少。分析师通过发挥其在公司外部监督的重要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薪酬
学位
任何经济行为都需要一定的地理空间作为载体。准确把握经济行为的差异化,空间结构的演化特征和规律,科学地评估其背后的影响机制,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一个地区经济的变动会带来空间布局的变化,因此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也是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进程。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门户、交通枢纽和文化高地,云南省经济增长空间结构的优化对改善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县域作为我国最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