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H.264视频解码器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at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视频压缩编码技术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编解码算法复杂度的提高,尤其是本文研究的H.264/AVC视频标准,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很大,用一般的软件来实现会比较慢,而ASIC芯片价格较昂贵,使用灵活性欠缺,通用性和升级性较差,并涉及到知识产权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在硬件平台上进行视频图像压缩编码的设计无论是在实践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基本档次的H.264解码器中的几个关键模块的硬件实现进行了研究,完成了解码器整个框架搭建,在PC机上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最后移植到硬件平台实现了初步的解码显示。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视频编解码标准的发展,并介绍了实现视频编解码的几种方式,从而确立了本文研究的意义。接着对视频编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着重对H.264标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包括编解码流程,主要框架及采用的具体技术等,这是整个论文的理论基础。然后简要介绍了FPGA设计技术,详细阐述了基本档次的H.264/AVC解码中熵解码、帧内预测解码、帧间预测解码和去块效应滤波几个关键模块的硬件设计,此外还给出每个部分的模块化程序结构图,并依次对各模块进行了综合。最后完成完整的H.264解码器的硬件设计,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和综合,进行了初步的性能分析,接着在简要介绍了本文使用的FPGA硬件平台基础上,详述了H.264/AVC解码器移植到平台上的过程及其中的关键技术,最后完成了解码显示。本文设计的H.264硬件解码器程序未经过优化,只能支持QCIF格式的视频码流解码,且由于时间有限,借助了软件通过USBBlaster进行码流的搬移。下一步的研究目标是优化解码程序并完善整个系统框架争取实现标清、高清视频在该平台的解码显示。
其他文献
近日,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西省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其中鄱阳湖模型试验研究基地和江西水土保持生态科技园成功入选。此次评选是在省直有关部门和各设区市教
<正>姿势控制指控制身体在空间的位置以达到稳定性和方向性的目的,即控制质心与支撑面关系的能力和保持身体节段间、身体与动作任务环境间适当关系的能力。姿势控制的其中一
目的:探讨甲根以远非锐性损伤的断指再植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32指甲根以远非锐性损伤的断指行多种断指再植手术。结果:共30例32指,成活29指,坏死3指,成活率为90.7%;术后随访成活指优
研究目的:颅咽管瘤是鞍区常见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沿胚胎颅咽管的发生路径生长。虽为良性肿瘤,但由于具有侵袭性生长的特点,与垂体柄、Willis环、视交叉、下丘脑等重要神经血管
宜宾地区科技顾问团从1984年成立以来,已走过了整整十年的历程。十年来,地区科技顾问团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围绕我区
在家庭、厂矿,尤其是一些分散的、无人看守的场合,需要对数据进行定时采集,以便了解现场情况,并根据相应情况向检测设备发送简单控制命令。基于嵌入式Linux系统OpenWRT提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