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的流变与转向——新启蒙运动述评(1936~1940)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放弃此前的“反蒋抗日”口号而改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至此,中共方面基本完成了针对国民党执政者的路线转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这一关键时刻,1936年9、10月间,当时身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长的陈伯达,在上海相继发表《哲学的国防动员》和《论新启蒙运动》两篇长文,号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哲学者”组织文化上的联合战线,发起一场文化上的抗日救亡运动——“新启蒙运动”。陈的号召得到包括艾思奇、何干之、张申府等人在内的大批文化界人士支持并加入,由此发起的新启蒙运动,在1937年5月至6月间掀起高潮并在北平文化界引发不少争议;但其后随着抗战全面爆发,运动声势渐弱并逐渐平息,终至无人问津,大约在1940年7月结束。本文即以这场运动为研究对象,尝试全面、细致、深入地展示运动的前后过程、各方主张、思想交锋,并就相关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全文包括导言、结语以及中间正文五章在内,一共七个部分。 导言部分回顾了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新启蒙运动”这一课题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就作者的研究重点做了简要介绍。 正文第一章介绍了新启蒙运动发起之际国内的政治、文化现状以及中共方面针对国民党执政者的重大路线转变。 第二章就1936年9月至1937年4月间新启蒙运动的发起及其在左翼文化界内部以及中间派人士间引发的初步反响做了一一呈现。 第三章所述为1937年5月至6月间新启蒙运动在北平文化界掀起高潮期间各方人士的看法,包括陈伯达等人就“新启蒙”之理念所做的进一步宣讲、“新启蒙”主张在北平各派人士间引发的种种争议以及来自亲国民党的保守人士对新启蒙运动的系统批判等一些内容。 第四章所述为1937年8月至1940年7月间新启蒙运动的延续及最终落幕,重点涉及张申府在后方为进一步推动新启蒙运动而写作的大量著述以及1940年7月由陈伯达致张申府的公开信所展现出的两人就一些问题所发生的争论。 第五章围绕陈伯达、何干之、艾思奇三位新启蒙运动中有代表性的左翼理论家评价五四运动的观点,就新启蒙运动之五四观做了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全文最后的结语部分,作者结合中共方面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五四运动的阐释,将新启蒙运动置于上述阐释的纵向演进脉络中,尝试性地就新启蒙运动的历史地位提出了粗浅的看法;此外,就与新启蒙运动相关的“启蒙与救亡”这一话题,作者对李泽厚“救亡压倒了启蒙”一说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
其他文献
文从五四时期中国婚恋观发生重大变革的历史事实出发,以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平台,主要运用社会历史学的方法,将五四婚恋观的变革置于这一时期妇女解放的历史大背景之下进行系统
摘 要:对业界智能弹性架构网络虚拟技术、环网技术、HSRP、VRRP虚拟网络路由协议、OSPF动态路由组网技术、链路聚合技术 、Spanning tree(生成树协议)等虚拟备份技术进行综合研究,根据吐哈油田网络架构及技术,成功将HSRP、VRRP虚拟网络路由协议、OSPF动态路由组网技术、链路聚合技术 、Spanning tree(生成树协议)等技术应用于吐哈网络,使油田主干核心网络实现了双核心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历史的新篇章。中国交通运输业经历了自己的独特发展历程,1949年以前中国的交通建设带有明显的殖民色彩,西方列强为各自的利益,在中国修建
清末民初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社会思潮蓬勃而起,社会阶层加速分化,内忧外患频仍。清末立宪包括清廷自上而下的预备立宪新政与立宪派自下而上发起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改革家,是英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卢梭理论的基础上对“公意”(general wil
王德惠先生不会想到,他的生命轨迹,竟会被人写成文字。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耕耘的农民,都认为自己弯曲着身子起早摸黑地耕作,是命中注定的
维吾尔史学是维吾尔历史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8—17世纪是维吾尔史学发展从萌芽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开展对维吾尔史学发展的研究,对
本文以民初(1911-1924)《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女子问题的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从《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争取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越关系的演变历程,理性、动态地分析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由热至冷乃至走向全面对抗的内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