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是我国传统体育的文化精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沉淀。2014年2月,江苏省首次将武术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的必学内容。将武术列为必学内容,既对学生身体锻炼和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也能够丰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文化内涵,同时对传承我国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以江苏省初中武术课程实施的现状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以南京市、苏州市、扬州市、徐州市、连云港市5个城市为代表,对100所初级中学的校长、体育教师及学生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应数据及资料,旨在找出当前武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其原因,从中总结经验,为江苏初中武术课程实施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为江苏省初中武术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为江苏省体育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乃至全国初中武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通过对江苏省初中武术课程实施的现状的调查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有:江苏省初中武术课程的开课形式以非独立课程为主;多数教师未全部按照课程规定的教材来完成武术教学任务,在选择武术教学内容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武术教学内容注重动作技能的教学,不注重理论部分的学习,同时所设置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武术教学主要采用分解法、语言法、预防与纠错法、直观法、完整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只有少数体育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方法;武术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缺乏统一的标准,考核评价的方法较单一;武术在大课间及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较普及,但内容较单一;初中生对武术的了解程度较低,对武术的认知与现实生活中的武术存在着差别;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武术不感兴趣;学生感兴趣的武术项目开课率很低,学生武术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课外武术活动的积极性较低;男性教师比例高于女性教师,且以中青年、低职称为主,其中本科学历人数比例较高;武术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培训内容只注重武术技能动作的培训,而很少涉及武术理论知识的培训,培训力度有待加强;校长对体育新课改的了解程度较为有限;大部分的校长认识到武术课程的必要性,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校长认为武术课程可有可无或没有必要;校长对武术场地器材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学场地及设施不能满足现实的武术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