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初中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引起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初中生正值人生发展的“疾风暴雨”时期,生理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人感与独立感,十分渴望社会、学校、家长及同伴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但他们的认知能力、思想方式、社会经验又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再加上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尤其容易产生冲突。认真分析初中生性别角色特点以及冲突产生的原因能有效解决冲突对中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社会认知能办,提高自己处理问题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生活具有积极意义。性别角色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个体与社会的共同作用形成的与性别有关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原始社会中的男耕女织,传统社会女子的相夫教子,男子志在四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性别角色也赋予了新的意义。人际冲突是个体社会化的行为结果,要考察人际冲突应该从他们的社会属性的性别角色入手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初中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初中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和性别角色的关系,为初中生的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内蒙古呼和浩特某中学的随机选取333名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和冲突处理风格量表对其进行测量。围绕初中生常见的人际冲突问题,考察了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中不同年级的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的发展状况和不同性别的冲突解决策略的差异状况,得出如下结论:(一)333名中学生中双性化人数为202名,比例为60.6%。未分化人数50人,为15.0%。男性化的人数42人,比例是12.6%。女性化是39人,占11.7%。在初中生中,双性化类型占大多数,其次是未分化类型,再次是男性化类型,所占比重最少的是女性化类型。四种性别角色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二)对于初中生总体来说倾向于使用协作方解决冲突,按使用频率依次为:协作、顺从、回避、支配,且性别差异显著,双性化更倾向于协作方式,女性化倾向于回避的方式,男性化倾向于用支配和协作的方式,未分化倾向于运用回避方式。(三)就同一年级的初中生冲突解决策略而言:在选择冲突解决方式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四)就同一性别的初中生冲突解决策略而言:女生趋向选择协作,其实是顺从和回避,选择支配的最少。而男生也趋向去选择协作策略,但是男生选择支配的方式多于女性。(五)初中生中,在没有情景设置情况下,男性和女性都趋向去使用协作策略来解决冲突,但是男性的支配分数高于女性,其他的方式没有显著的差异。双性化的人格在协作的冲突解决分数均高于其他人格类型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