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目的:探讨及评价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治疗后效果不佳的突发性耳聋,增加针刺辅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1.2意义: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造成患者心理抑郁、恐惧、焦虑等多种心理障碍。临床上治疗效果各异,尤其是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效果不好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疗效更差。很多患者在西医治疗效果不理想后,转向求助于针刺治疗。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年来,研究发现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变血液流变,刺激肌肉从而调节血管改善微循环,提高内耳的神经传导,有效调节免疫,改善患者心理。所以,我们应用西医结合针刺辅助疗法,治疗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后效果不好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希望,找到一种即经济又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生活质量。2研究方法本实验,观察对象均为甘肃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病人。患者入院及出院时,进行SAS焦虑量表和SDS抑郁量表评分统计。治疗上,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5天。第六天进行听力测试,将纯音听阈(250-4000Hz)平均值提高幅度≤15dB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应用原方案继续进行治疗。针刺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辅助疗法。两组治疗总疗程都为14天。疗程结束后,根据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对两组分别进行评分统计。患者听力改善情况,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2006年)疗效分级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电测听结果进行疗效评价。患者耳鸣改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患者眩晕改善情况,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3研究结果针刺组与常规组治疗后,听力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和52.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在眩晕、耳闷改善上均有效但无统计学差异。针刺组与常规组在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改善上效果明显,且具有统计学差异。4结论结合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对听力疗效确切,与常规组有统计学差异。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