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齿轮传动的齿形设计与啮合性能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asear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齿形的谐波齿轮传动装置在大冲击载荷、高负载的工况下易发生齿面磨损和齿根弯曲疲劳断裂,严重影响谐波齿轮传动的啮合性能,最终降低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使用寿命。“IH”齿形是基于“S”齿形发明的一种新齿形,其扩大了与齿厚相对的齿沟的幅面和齿根圆弧半径,使齿面接触应力和齿根弯曲应力减少,从而减轻齿面磨损,有效抑制齿根疲劳断裂,延长谐波齿轮减速器的使用寿命。本文以WX-CSG-17-80型谐波齿轮减速器为研究模型,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刚轮与柔轮的齿形,并探讨其啮合性能与轮齿的受力情况。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总体结构及其主要零部件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组件的结构,确定其主要的结构参数和相应的几何尺寸。总体结构为单级传动,简单、普遍,效率可达80%~90%;柔轮为短杯型,缩短了工作空间,增大了扭转刚度;刚轮为单端凸台型,便于固定与密封;波发生器轮廓为椭圆状,减小了柔轮表面变形应力。(2)设计刚轮、柔轮的齿形以及波发生器轮廓的形状,并建立对应的方程。利用3D轮廓测量获得试样轮廓上的点数据,并利用MATLAB基于最小二乘原理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刚轮与柔轮的齿形均由齿根两段圆弧—直线—齿顶两段圆弧构成,波发生器凸轮的轮廓曲线为标准椭圆。(3)用计算机模拟柔轮单个轮齿啮入与啮出刚轮齿槽的过程,结果显示轮齿间并无干涉。同时,结合评价啮合性能的三个指标:同时啮合齿对数、啮合侧隙以及最大啮入深度,利用MATLAB计算并输出整体啮合图和侧隙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同时啮合齿对数为50对,占总的柔轮齿数的31.25%;最大啮入深度为0.3425;空载、额定载荷以及过载条件下的侧隙变化较为平缓,由此反映整体啮合性能良好。(4)构造谐波齿轮传动装置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其中,针对柔轮变形过程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波发生器凸轮与柔轮前端内壁的接触模型,计算了柔轮轮齿在额定载荷作用下的啮合传动过程中受到的应力。结果表明,柔轮齿根最大应力为330.11MPa,有效缓解了应力集中,提高了谐波齿轮的承载能力。
其他文献
磔刑是秦汉时期的一种死刑。磔的本意是裂牲,是指在宗教献祭仪式中杀牲祭神,后来演变为一种割裂肢体、挖出内脏的酷刑,用于惩罚群盗等重罪。通说以为磔刑是处决后暴尸或以马
贫氢分子CnH是燃烧火焰、行星大气中的重要的中间体.这些分子与其它一些分子或自由基的反应在星际化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这些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已经进行了广
四乙氧基硅在HCl催化下水解形成硅溶胶。将硅溶胶与河虾抗体混合均匀后,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制备得非标记型河虾抗体免疫传感器。采用Fe(CN)63-/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 6.5)为测
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戏剧的深入交流和舞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材料的广泛运用,传统的舞台布景已经让位于舞台机械。这些舞台机械可以让灯光和其他舞美元素以及多媒
<正> 沈家本字子惇,号寄簃,清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是我国近代著名法学家。他生于道光庚子年(1840),卒于民国二年(1913)(《碑传集补》卷六《吴兴沈公子惇墓志铭》),今年正好是
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是我国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救助管理办法》不仅可操作性不强,而且缺乏对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的特殊规定。这就要求我们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
对WLAN中最新的802.11n标准进行探讨,从MIMO-OFDM结合的相容性及技术原理分析IEEE802.11n标准中的关键技术MIMO-OFDM,分析MIMO-OFDM中同步、信道估计、MIMO检测等关键技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