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刺激在加噪图像识别时的多感官调制机制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an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有效的感知周围的环境,人类的大脑在同时接收到多感官刺激时,将会通过一个连贯的整合机制对多源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完成外界对象和事件的探测、识别和认知。人脑的多感官信息整合在对象识别的一些方面要远优于计算机,例如复杂场景对象识别、语义提取和对抗样本等。对于人类和非灵长类动物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已经揭示了多模整合出现在一个广泛的分布式系统中。然而,在复杂场景下视觉对象受到干扰时,人类大脑是如何协调多感官的信息加工,遵循怎样的神经加工机制,这些问题仍然不清楚。本文设计了一个复杂场景的视觉对象识别实验,采用功能磁共振记录被试加噪视听(AVd)、单视觉加噪(Vd)和单听(A)三个模态的大脑激活信号,系统的探究了听觉刺激在加噪图像识别过程中多感官调制的特性和神经加工机制。其关键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第一,采用conjunction方法结合经典的“max criterion”规则,发现仅在视觉刺激加入一定的噪声时,整合区域发生了变化,其中视觉联合区域(BA18)表现出超叠加整合性,颞上沟(STS)区域表现出次叠加整合性,证实了BA18和STS区域均参与了视觉加噪情况下多模态信息的整合。此外,通过大脑激活信号的模式分析证实了语义一致的声音能够易化加噪图像的识别,并且当类别细分时这种易化作用表现出一定的类别选择性。
  第二,采用有效连接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两个感觉皮层和一个高级联合加工皮层的三节点网络,探究感觉皮层之间信息交换的神经调节机制。通过分析网络节点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发现从颞横回(HG)到BA18、从STS到BA18均有增强的连接效应,这个结果表明听觉刺激对加噪图片识别时的调节即包含了自顶向下的反馈调节,也受到了听觉皮层横向连接的前馈调节。证实了多模态信息处理的方式符合交互连接模型的加工机制。
  第三,采用功能连接的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不同整合层级节点的功能连接网络,探究多感官网络的整体特性和加工模式。通过对网络连接关系分析发现了前额叶皮层、STS和侧枕叶是网络中汇集较多的节点,其功能类似网络中的hub。此外,BA18和HG除了相互连接以及和STS存在连接外,几乎与其它区域没有连接。进一步证实感觉皮层在多模态加工过程中是按照层次与其它整合区域进行信息传递和加工。我们的结论也符合最近学者提出的分布式加网络hub的信息处理模型(distributed-plus-hub)。
  综上所述,本研究从功能分离的角度探究了多模态整合区域的特性,特别是感觉皮层表现出的超叠加整合性和易化作用;从功能整合的角度探究了多感官调节的网络特性,其加工模式符合交互连接模型的加工机制,并具有分布式加网络hub的网络特点。本文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三维人脸感知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其中三维人脸的稠密对应、重建和识别是三维人脸感知中紧密相连的研究热点,三维人脸稠密对应建立了三维人脸之间的点点对应关系,给三维人脸重建、识别等研究带来了方便;三维人脸重建从人脸图片中恢复三维人脸形状,在动画制作、人脸识别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三维人脸识别能解决二维人脸识别受姿态和光照等变化影响大的问题,使人脸
本论文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DP)方法,结合反演控制法,鲁棒控制理论,自适应控制理论,对各种约束条件下的导引控制一体化(Integrated Guidance and Control,IGC)的设计进行研究,综合考虑导弹制导控制性能的稳定性与最优性。首先,建立俯仰平面内的导引控制一体化模型,然后基于此模型,主要从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与分析相应
学位
针对某小型高速无人机操纵性强、稳定性差导致高速段安全性不足的问题,确立了低速段采用角速率阻尼内回路,高速段采用角速率指令内回路的纵向控制策略,并设计了过渡模态实现控制律的切换,完成了从起飞、巡航、加速与高速飞行全过程的纵向控制,解决了无人机在高速段对纵向质心偏移敏感的问题。首先,通过刚体运动模型和气动数据插值的方式对无人机进行建模,并以CMEX模型库的方式导入Matlab进行配平线性化。经过对模型
图像融合是将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合成一幅信息更全面且内容更丰富的新图像。它是多种传感器协同完成实际任务的有效途径,可明显改善单传感器成像的不足,提高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目前,在军事、视频监控、数码摄影,医疗诊断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应用和研究价值。但是由于不同类型传感器采集图像的特殊性以及图像信息复杂性,图像融合技术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图像融合技术涉及两个关键环节,图像表示和融合策略的设计。在图
学位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面对海量的信息,人们常常不知道如何选择。推荐系统是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有用信息的工具,是一种为用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系统。它可以根据用户的偏好需求模型来进行项目推荐,在这个过程中,与用户偏好需求越匹配的项目则越倾向于推荐给用户。  协同过滤算法是最经典且最成功的推荐算法之一。传统的协同过滤推荐算法的相似度量方法忽略了用户间行为一致性的问题,导致
Language and spee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direct ways of human communication,and they have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our daily life.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and the continuous advance
学位
随着DNA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测序的正确率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在现阶段,第二代测序技术在市场上仍占有绝对优势,其显著特点是高通量、快速、低成本。针对第二代测序数据进行的基因组测序拼接的研究中,以基于De Bruijn图的拼接算法占绝对主导地位。传统的基于De Bruijn图的拼接算法使用散列表进行构图拼接。散列表存储的数据量庞大,占用大量内存(一般占用100G以上),随着数据量的增长,插入和查询时
大规模核方法模型选择是大规模核方法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瓶颈和关键。现有大规模核方法模型选择大多在再生核希尔伯特空间(RKHS)中经验地选择核函数并设置模型参数,没有可靠的理论保障,也没有计算有效的模型选择方法。针对这一现状,提出大规模核方法模型选择的随机映射方法,将原问题映射到显式随机假设空间,在统计上保证得到与RKHS中模型选择方法相一致的结果。具体内容如下:  1.提出循环随机特征映射方法。首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体运动分析已经引起了诸多领域研究者的浓厚兴趣。人体运动分析的研究目标是使计算机能够基于人体结构、人体运动等先验知识,自动地重建人体运动,并实现对人体行为和身份的语义感知和理解。与传统外观特征相比,三维人体骨架特征对外界光照、视角和衣着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并且能够从生物学、物理学和人体运动学等方面对人体运动过程进行精确的描述和解释。基于此,本论文工作主要围绕人体运动分析中
视频目标跟踪,即如何从实时视频中准确、快速地获取感兴趣目标的状态信息如位置和大小,为实现海量视觉信息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是计算机视觉中的基本问题。然而,由于感兴趣目标是非特定的和持续变化的,且背景和干扰是复杂和多变的,上述问题极具挑战。如何依据较少的训练样本,快速构建精确而鲁棒的目标模型是视频目标跟踪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主要研究如何设计考虑目标结构、目标及上下文空间分布和其时空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