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反安全保障义务所引发的损害赔偿责任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wanghai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保障义务在我国社会中,具有保护社会弱者,平衡社会财产责任的职能,对保障人权和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法上的安全保障义务是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对这些场合中的相对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承担的基础性保障义务。当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导致第三人损害,安全保障义务人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我国已生效实施的《侵权责任法》及《解释》均已采用了相对广义的安全保障义务界定,规定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主体为“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可以看出立法者尽可能全面但谨慎地限定安全保障义务为特定法律关系中的经营者以及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安全保障义务的制度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在经营者与消费者、活动管理者与参与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符合社会观念的、科学的、具备可操作性的风险分配机制。安全保障义务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保障义务人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判定义务人是否需要承担赔偿责任的判定标准。我国安全保障义务的归责原则还是应采过错责任原则,且对过错的认定宜采推定方法为宜,适用该原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在其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得到公平的救济,而同时义务人的权利也能够得到很好的保障。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7条的规定,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类型有两种:若安全保障义务人未能尽到安全保障义务而直接导致一方当事人人身或财产受到损害的,则义务人应当对其不作为行为承担直接责任;若损害是因第三人行为造成的导致,安全保障义务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应对相对人受到的损害承担补充责任。《侵权责任法》虽将安全保障义务纳入了立法体系,以一个单独的条文做了规定,但该规定基本结构主要仍是对《人身损害赔偿解释》中关于安全保障义务相关规定的立法确认,并且过于简单和格式化,亟待实施细则的进一步明确完善。要完善对第三人侵权时安全保障义务人的补充责任形式从程序和实体两方面都加以完善。前者是指顺位的补充,直接责任人承担的赔偿责任是第一顺序责任,补充责任人承担赔偿责任是第二顺序责任。实体上的补充是指补充责任的赔偿数额是补充性的,其赔偿数额的大小取决于直接责任人承担的数额的大小以及补充责任人的过错程度。现阶段我国有关安全保障义务的规定有待于在安全保障义务人主体以及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承担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完善,以期建立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制度。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人口平均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在世界各国凸显,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重。由于家庭规模缩小导致的家庭照料功能减弱、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医疗费用攀升等情况,使得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以保障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工作迫在眉睫。为应对以上问题,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对于中国而言,长期护理保险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部分城市进行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因此,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象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是农业效益受到工业和服务业效益驱使下形成的人力资源的区域性流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而且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问题。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对于每个具体的地区,由于省情的特殊性,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受到制约因素各不相同,应该因地制宜来解决各地农村劳
网络环境下,信息所具有的自由流动性日益彰显,使得法律上对国家秘密信息进行封闭的要求面临着一定挑战。从磁、光、半导体等介质,到计算机信息系统及辐射电磁波,国家秘密信息所到之处都有被还原获知的可能。从价值上看,打破信息自由特性由国家进行垄断是平衡各种利益价值的结果,当限制知悉范围对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必要时,公民个人的知情权就应当让位于公权力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因而,采取各种可能措施限制国家秘密信息流动并封
在当前大学生整体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更为突出。大量事实证明:在同样面临就业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相对于男大学生来讲,表现出明显的就业劣势。女大学
国际宗教非政府组织在国际发展援助领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补充丰富了国际发展援助的内涵,使这一领域不再成为主权国家政府的专利。作为全球最大的宗教非政府组织,世界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掀起了学术界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的热潮。本文试图从传播学的角度,概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