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社区用户活跃度的研究——以新浪微博为例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nayang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无疑是2011年最热门的互联网关键词之一。每天,人们通过这短短的140个字,发布和接收信息、交流感情,微博真可以称得上是“微缩版”的社会。几大门户网站相继开发了微博并开始了一场“圈地”运动,随着注册高峰地过去,微博之争也从扩大用户群变为了维持和活跃用户,“用户活跃度”几个字变为一个衡量微博网站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研究微博活跃度的文章不多,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的文章数量并不多。本文以“用户活跃度”为研究重点,以新浪微博为例,运用了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了微博的市场状况,并提出了如何提升活跃度的相关思考。   本文一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国内外的研究微博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第二部分通过微博市场现状的分析总结了研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从对媒介和媒介信息的“使用与满足”出发研究了用户的活跃度;第四部分根据前文分析总结得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的策略。关于提升用户活跃度的策略,笔者认为应该从内容、人际关系和网络技术上促动,一是加强信息流和促进用户原创,二是社区用户平等化和促进用户关系连接,三是打造极简的平台和聚合第三方优势。   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它综合运用了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等多个学科知识,并采用了爬虫软件抓取数据、抽样调查研究用户行为,两者结合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虽然微博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但在中国的发展道路尚不明确。笔者通过研究分析,旨在弥补微博用户活跃度的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的微博和与微博相类似的社会化媒体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借鉴资料。
其他文献
期刊
集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以书代刊,即以书代刊连续或不连续的出版物,是一种具有交叉性的大众出版传播媒介。它是在中国古代集文化根基上创生的一种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刊物,体现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