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至20世纪广西大乌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e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濒临北部湾,东西两面分别与广东、云南接壤,北靠湖南。珠江水系贯穿于中部,东注广东出海。历史上,珠江水系是广西链接中原、广东、云南的重要商业通道。明朝后期,在社会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广西各地的农业、手工业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沿江农村圩镇纷纷兴起。特别是近代以来,大量的广东商人溯江西进,入桂经商。在广东商人的推动下,广西各地的圩镇逐渐崛起。其中西江流域的戎圩、大乌圩、江口圩更是盛名一时,有“一戎二乌三江口”之美誉。这三大经济圩镇以商业繁荣著称,对促进近代广西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西江流域的大乌圩。以清代商业变迁为主线,利用碑刻、实物、档案文献等资料对大乌圩的建圩时间、商业结构要素、商业网络的构建及大乌圩粤商的宗教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突出清代以来广西大乌圩在西江流域商业发展的角色与地位。最后,总结近代大乌圩商业发展的结构特征,对当今广西西江沿岸经济带城镇化建设提出个人见解。大乌作为近代广西西江流域的圩镇之一,主要是在广西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置于清代广西社会经济变迁的商业体系之中。本文试从时间、空间两方面对大乌圩的商业发展状况做整体的考察。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圩镇学术史的概括与总结,分析目前学术界对圩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结合时政热点提出选题缘由。此外,还对论文的研究思路、创新点、研究方法等内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分析清代大乌圩兴起的自然、人文因素及历史背景,明确大乌圩商业发展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第三部分主要从显性商业支撑要素与隐性商业支撑要素两部分内容出发,对清代以来大乌圩的市场空间结构做整体考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清代大乌圩商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四部分主要论述清代大乌圩的商业发展概况、商业结构、物流、行业发展状况及其商业发展所构成的商业网络。然后以历史发展变迁为主线,对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大乌圩商业网络作具体分析,并对这些网络构成的原因、作用加以归纳,从宏观上把握清代至民国时期大乌圩商业发展的变迁规律及其经济效用辐射程度。第五部分以大乌圩列圣宫为研究切入点,探讨清代大乌圩粤商的宗教信仰与维持经商秩序的关系问题,以了解粤商客居异乡的经商理念。第六部分总结近代大乌圩发展的特征,指出大乌圩的商业发展类型、市场地位及大乌商业发展的模式。最后一部分概括近代大乌圩的历史影响与商业地位,并对当今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每年国际气候大会的召开,各国首脑齐聚一堂探讨全球环境保护和资源问题,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各个国家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都
内陆盐渍土是指在内陆的一些湖泊、洼地周围分布的,地表下1.0m深的土层内易溶盐平均含量大于0.5%的土。这种土既具有盐渍土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软土的部分特点。对该种地基进行
师生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实的话题,也是一个时讲时新的话题,它一直备受高等教育界学者高度关注。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高校师生关系满意度已经成为高教理论工作者
依托边境的特殊区位和特色旅游资源 ,积极参与区域旅游协作 ,拓展空间 ,实现广西中越边境旅游的后发优势。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媒介对人的影响日渐显著。青少年粉丝作为一群特殊受众,现阶段的他们缺乏应有的媒介辨别能力。再加上当前一些媒介对眼球经济的片面追求,致使他们暴露于不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dx.doi.org/10.1016/j.scienta.2016.11.047),来自伊朗瓦利阿斯尔大学的H.R.Karimi等人研究了砧木和接穗对石榴嫁接成功率
<正>由“国际体操名人殿堂”主办的评选年度世界最佳男女体操运动员已有4年历史了。每年根据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挑选出3名男运动员和3名女运动员作为候选人。2005年最
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深入,腐败官员们在反腐工作的高压态势下,正从赤裸裸的权钱交易,逐渐向隐蔽性较强的各种新型腐败方式转变。诸如性贿赂、信息贿赂、感情贿赂、期权贿赂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农村地区城市化的脚步加快,劳动力流动频繁,家庭养老保障机制逐渐失去了保障能力。在这种背景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见证了网络社会的崛起。新加坡政府致力于推进网络发展的同时,采取"轻触式"模式对其进行监管。这种模式体现了规训权力运作机制的特征,监管权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