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下肌固定术治疗肩关节复发性前脱位术后解剖及功能结果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肱骨后上方大的骨的缺损可以引发肩关节盂与肱骨后上方骨缺损处的交锁卡亚,并且会引发关节镜下关节盂唇修复后再发的盂肱关节脱位。使用后方关节囊及岗下肌肌腱填充(Hill-Sachs remplissage即岗下肌固定术)肱骨后上方骨性缺损的手术方式已经被提出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术方式。我们的假设是:肱骨后上方的关节囊及肌腱在骨缺损处良好的愈合没有对肩关节稳定性有严重不良的后果,且可以重返受伤之前的运动状态。方法:对459位外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实施手术,其中47位(10.2%)的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关节盂唇损伤修复及联合带线锚钉岗下肌固定术。所有的患者均合并有较大的肱骨后上方骨性缺损(Calandra grade III),交锁及卡亚症可达关节盂前缘,且不合并关节盂本身骨性缺损。9位患者有先前行盂肱关节不稳定手术不成功的经历(3例行关节盂唇损伤修复及6例行Bristow-Latarjet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平均的年龄为29±5.4岁(标准方差)。术后与术前肩关节活动范围相比较,采用精确地数字照相方法对比。关节囊及肌腱愈合采用CT(n=38)及MRI(n=4)。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月。结果:在所有42位患者行术后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均观察到了后方关节囊及岗下肌肌腱在骨缺损处的愈合,并且其中31位行了岗下肌固定术,愈合基本达75%。与对侧相比,术后体侧外旋平均减少约8°±7°,同时出现外展约9°±7°的受限,至到最后的随访。术后41位患者参加到了体育运动当中,其中37位(90%)能够术后恢复体育活动,并且28位(68%)能恢复到术前的体育活动当中,甚至包括患肩过头的活动。到最终随访时有47位患者中有46位(98%)拥有稳定的肩关节。结论:关节镜下岗下肌固定术,对合并有关节盂唇损伤即(Bankart)损伤的且肱骨头处有明显骨性缺损且会出现交锁的患者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法,但除外有明确关节盂缺损的。后方关节囊在肱骨骨缺损处的愈合是可预测的。术后轻度的接近10°的外旋受限,没有对恢复到体育活动中没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包括过头的动作。岗下肌固定术,对于盂肱关节失稳的失效的翻修手术,可能依然有效,但不是关节盂骨性缺损适应症。
其他文献
变电站中的电气隔离开关安装正确与否,是能否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现结合运行经验,对变电站较常用类型的电气隔离开关安装施工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相关的
目的探讨四肢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中的扫描成像方法,分析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从而评价四肢关节MRI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
目的验证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是否存在钙/钙调蛋白依耐性丝氨酸蛋白激酶(CASK)和分化抑制因子1(Id1)的异常表达及天然结合,观察青蒿琥酯对二者的影响。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调控机
我国目前精炼铜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铜冶炼技术较少,本课题在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开发成功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气底吹连续炼铜技术该技术的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IS)是一种严重的发育畸形,特指初诊年龄在10~18周岁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因其发病原因至今都不清楚,因此对于AIS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越来越快,规模逐渐增大,很多的房屋建筑结构采用砌体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形式很容易产生裂缝,裂缝对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耐久性以及整体性都会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不同浓度的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预防大鼠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粘连的实验效果。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将其随机分成4组:0.1mg/mlFK506组
目的:1.探索构建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硬膜外阻滞大鼠模型的方法。2.研究硬膜外阻滞对肠I/R损伤后Cajal间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1.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研究背景:骨骼肌是周围神经系统的靶器官,其结构和功能的维持都受到运动神经的支配和调节。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会发生不可逆性肌萎缩。失神经骨骼肌萎缩是由于骨骼肌细胞的凋
苗尾水电站地质条件复杂,主要以砂岩、板岩为主,砂板岩互层,岩体风化卸荷深度大。枢纽工程布置相对集中,受地形条件限制,渣场布置运距较远,开挖与填筑在时空上不均,具有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