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肱骨后上方大的骨的缺损可以引发肩关节盂与肱骨后上方骨缺损处的交锁卡亚,并且会引发关节镜下关节盂唇修复后再发的盂肱关节脱位。使用后方关节囊及岗下肌肌腱填充(Hill-Sachs remplissage即岗下肌固定术)肱骨后上方骨性缺损的手术方式已经被提出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术方式。我们的假设是:肱骨后上方的关节囊及肌腱在骨缺损处良好的愈合没有对肩关节稳定性有严重不良的后果,且可以重返受伤之前的运动状态。方法:对459位外伤性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患者实施手术,其中47位(10.2%)的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关节盂唇损伤修复及联合带线锚钉岗下肌固定术。所有的患者均合并有较大的肱骨后上方骨性缺损(Calandra grade III),交锁及卡亚症可达关节盂前缘,且不合并关节盂本身骨性缺损。9位患者有先前行盂肱关节不稳定手术不成功的经历(3例行关节盂唇损伤修复及6例行Bristow-Latarjet手术)。本组患者手术时,平均的年龄为29±5.4岁(标准方差)。术后与术前肩关节活动范围相比较,采用精确地数字照相方法对比。关节囊及肌腱愈合采用CT(n=38)及MRI(n=4)。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月。结果:在所有42位患者行术后影像学检查的患者中均观察到了后方关节囊及岗下肌肌腱在骨缺损处的愈合,并且其中31位行了岗下肌固定术,愈合基本达75%。与对侧相比,术后体侧外旋平均减少约8°±7°,同时出现外展约9°±7°的受限,至到最后的随访。术后41位患者参加到了体育运动当中,其中37位(90%)能够术后恢复体育活动,并且28位(68%)能恢复到术前的体育活动当中,甚至包括患肩过头的活动。到最终随访时有47位患者中有46位(98%)拥有稳定的肩关节。结论:关节镜下岗下肌固定术,对合并有关节盂唇损伤即(Bankart)损伤的且肱骨头处有明显骨性缺损且会出现交锁的患者是一个可行的手术方法,但除外有明确关节盂缺损的。后方关节囊在肱骨骨缺损处的愈合是可预测的。术后轻度的接近10°的外旋受限,没有对恢复到体育活动中没有明显的影响。甚至包括过头的动作。岗下肌固定术,对于盂肱关节失稳的失效的翻修手术,可能依然有效,但不是关节盂骨性缺损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