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不同水平足球水平人群参与足球小场地比赛的机体负荷特征,同时为了探究不同足球水平更科学的训练方式。本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进行撰写,并且借鉴相关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基础,以福建师范大学在校生(运动训练专业队、体教足球专修班、公共体育足球专选班各10名符合条件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以他们在以其在40×20m的场地中进行4V4不同间歇-训练时间(高强度间歇3×3min,间歇3min;中等强度3×5min,间歇2.5min;低强度3×8min,间歇2min)小场地比赛下的机体负荷为研究对象,利用Polar team2A370遥测心率监控仪(生理层面)与RPE自我主观量表(心理层面)进行综合评价运动员承受的负荷量。通过不同间歇时间下的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实验的实际结果,构建相关的理论体系,旨在能为我国基层的不同运动水平的足球参与者发展不同的足球专项目标提供科学化的训练负荷。结果表明:三个水平组别的大学生分别进行不同运动间歇地SSG中所表现的运动负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A组在不同间歇下的足球小场地比赛中低强间歇的负荷量显著高于高强间歇和中强间歇;检验结果显示,3个组别的间歇下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RPE等级量表的测量值(低>中>高)。B组在不同间歇下的SSG比赛中低强间歇的负荷量显著高于高强间歇和中强间歇;检验结果显示,3个组别的间歇下平均心率(低>中、高),最大心率(低>中>高),RPE等级值(低>中>高)。C组在不同间歇下的SSG比赛中低强间歇的负荷量显著高于高强间歇和中强间歇;检验结果显示,3个组别的间歇下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RPE等级量表的测量值由高到低排序均为低、中、高。在3组相同的运动间歇的SSG比赛中,A、B、C 3个不同水平组之间在高、中、低个间歇下平均心率、最大心率和RPE测量等级值均没有差异性。结论:1)三个水平组的测试者随着运动间歇的比值增加,测试者的运动负荷增加。2)三组别的大学生相同运动间歇比的SSG中RPE测量值没有差异性。3)低强间歇比赛中可以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与力量,高、中间歇比赛可以发展运动员的技术与肌肉力量的速耐;高强间歇据能够较好的发展有氧恢复能力。建议:1.在同一限制条件的SSG的实验中,3组水平运动者针对同一训练目标可运用相同的运动间歇比的SSG进行训练。2.随着运动间歇的增大运动负荷也增加,针对不同的负荷目标,可选择不同形式的SSG。3.在足球技战术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不同的运动间歇时间小场地训练发展效果不同,针对训练目的选择合适的运动间歇比SS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