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时期西洋史教科书及清末对其的译介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初期,清末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教育体制改革。近代体系的学校得以建立,数学、语文、历史、物理、化学等各个学科的教科书取代了原来单一的“四书五经”。在历史领域,西洋史,即欧美诸国的历史成为了正式的教学内容。这意味着中国人终于从狭隘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走向了全面了解西方文化和政治历程的阶段。然而,清末最初的教科书既不是中国人自己编纂的,也不是直接译自西文书籍,而是大量译自日本的教科书,西洋史教科书也包含在内。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明治时期,其最早编纂的西洋史教科书译自欧美著作,于是来自欧美的世界史观念被引入日本,并成为了主流。随着清末对日本西洋史教科书的译介,欧美的世界史观念也输入了中国,并对中国的传统史学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首先对明治时期西洋史教科书的情况进行梳理,厘清欧美的世界史观念是如何通过西洋史教科书输入日本的。继之,对清末中国译介的日本西洋史教科书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欧美的世界史观念在借道日本进入中国的时候,是否保持了原汁原味,或是经过改造后的再输入。由此,对清末时期西洋史教科书的源头、译介情况、内容、影响,做一个初步的研究和论析。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PBL联合LBL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兰州大学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采取PBL+LBL教学模式,对照组
为了在公路管理中制定系统科学的速度控制方案,提高公路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基于公路几何指标的安全性验证和沿线运行速度协调一致性评价,对既有公路的交通特征、交通安全
<正> 1.《海上日出》(五年制七册第15课,六年制九册第3课) 课文通过对海上日出这一“伟大奇观”的绘形绘色的描写,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根据本文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忧外患迫使中国被卷入到了近代资本主义世界的浪潮中。进入近代社会以后,一方面以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