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崖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社会发展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址类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型之一,不仅是考古学研究的重点对象、文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宝贵的经济文化资源,对促进文化遗产旅游等产业乃至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于体量较大、可观性较强、地处经济发达与交通便利地区的遗址类文化遗产而言,体量较小、可观性较差、地处偏远乡村的遗址类文化遗产不仅数量众多,且涉诸问题更为复杂。近年来,遗址类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李崖遗址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镇李崖村,发现了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一批秦族墓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被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体量较小、可观性较差、地处偏远乡村的遗址类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李崖遗址同样面临着遗址保护与区域发展之间的重重矛盾。有鉴于此,本文基于李崖遗址保护利用情况的实地调研和保护区内居民的问卷调查以及政府相关各部门的采访调查,对李崖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以下探索:首先,通过对李崖遗址的分布状况、保存状况、管理情况和活化利用情况的实地调查,分析李崖遗址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对李崖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实地考察、对政府相关各部门的采访调查、对保护区内居民生活质量和居民遗址保护意愿与参与利用意愿的问卷调查,分析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遗址保护区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冲突与诉求。最后,借鉴共生理论,把涉及李崖遗址保护利用的三方利益群体看作三个共生单元,采取一系列合理的、多元化的活化利用策略,使得三个共生单元之间关系达到合作、协调和互利共赢,促进李崖遗址保护利用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体量较小、可观性较差和地处偏远乡村的遗址类文化遗产数量众多,研究较少,值得重视,李崖遗址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提出遗址保护利用要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观点,建议采取的互利共赢发展模式,不仅适用于李崖遗址,其保护管理与活化利用方式对其他类似遗址也具有适用性和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商业银行市场改革创新程度不断增加,外资银行的渗透力度逐渐增强,国内银行业新兴力量加速崛起,银行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银行业最关键的资源就是客户,目前竞争焦点也越来越集中到对客户综合性、高品质、高效率的服务上,如何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水平,给出相应的服务质量提升方案,是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有效方式。本文围绕客户服务提升展开研究,旨在为X银行西安分行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提升策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现代社会治理呼吁政府、社会、公众等多方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提高和创新治理能力,完善多元参与治理体制,是打造共治共享社会共同体的重要路径。社会是由很多个社区构成的,所以社区治理能力也反映了社会的治理水平。社区治理的目标是把社区建设成为文明和谐、环境优美、共治共享的幸福家园,表明了社区空间对于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性和社会性,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和社区居民需求的复杂变化,传统
从宏观背景下的人才新政,到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精准的人力资源战略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正在成为企业竞争中的制胜法宝,能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由原来的能源之争、技术之争逐渐向人才之争过渡。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经典理论,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新型能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ZT能源公司作为一家成立不久的新型混合所有制企业,从资源、技术、规模、市场、人才等方面来看,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但近
漕运作为封建王朝时期不可或缺的政治制度,我国古代的多个王朝都对漕运进行一系列的立法改革。清王朝作为封建王朝的巅峰,清代的漕运结合了以往各朝各代的特点,形成了具有其时代特性的漕运制度。清代作为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针对漕运进行了一系列的立法改革,使得清代的漕运法制成为封建王朝时期最为完善的漕运法制。本文旨在通过探究清代漕运法制的内容,主要包括清代漕运法的法律形式和具体内容,同时对清代漕运的运行机构和立
随着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产品成功发射已成为我国的科技及政治任务。面对航天产品研制成本高、周期长、不可在轨维修等特点,为了确保航天产品研制成功,必须高度重视航天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研究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对航天项目研制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因此需要识别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并建立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科学、规范地对航天项目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改进,努力提高航天项目质量管理能力,为航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营企业飞速发展,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本文主要研究小微信贷风险管理在C银行中的相关问题。首先介绍了国内小微企业信贷发展情况,通过在C银行的实地调查,发现C银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逐年增加,通过分析得知,发现其在小微企业客户准入、风险管理流程、贷后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第一,提高优质客户筛选的准确性,加大调整产业的结构,特别是对
在互联网+、大数据、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时代,客户金融消费方式也在不断升级,传统的银行零售网点的运营模式,营销能力,服务水平都难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金融需求。零售网点作为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的关键阵地,面对严峻的市场环境及高额的经营成本,商业银行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持续扩大经营,那么零售网点的转型迫在眉睫。本文以HY农信社零售网点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有关零售网点转型方面的理论
贸易融资业务是商业银行为贸易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结算等贸易活动提供资金支持或信用支持的服务,使得贸易活动能够顺利达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地区的贸易合作不断加深,贸易融资业务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既为企业解决了短期流动资金周转问题,也是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综合收益的重要来源。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贸易融资业务逐渐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的重点竞争领域。XA银行贸易融资业务起步较晚,在总行统一的风险
历经了30余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我国生产的创新药品持续发展,在部分领域已然完成了重要突破。然而,由于现行药品信息公示制度的规定模糊、专利链接制度及其配套措施的缺位、仿制药专利声明制度与专利纠纷解决机制不规范等问题,药品专利出现了认定不清、程序不明、专利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已成为了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严重阻碍。基于此,本文从目前药品专利保护情况出发,通过比较研究法借
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发展和外资银行的涌入,我国银行业开启了群雄角逐的竞争局面,大中型法人客户授信业务是银行的核心业务,对提升银行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各银行大中型法人客户授信业务审批以条线审批为主,层级管理严格,要优化大中型法人客户授信业务的审批效率,需要从大中型法人客户审批流程简化。本文主要结合论文作者工作实践经验,首先通过讲述当前国内外银行大中型法人客户授信审批管理理论研究,在结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