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不同于以往的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释,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想要处理好这个主要矛盾,就应该充分理解“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关系,专家认为关于“美好生活需要”主要体现在消费领域,而“不平衡不充分”主要体现在生产领域,只有发挥消费升级,创造新的消费需求,缓解产业结构固化,才能真正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国政府主张要充分发挥新消费领域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健全养老,医疗,旅游,文化,互联网等领域消费的新发展和新趋势,通过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提质增效,而消费信贷正是能够满足这种新的消费需求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消费信贷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消费信贷产品和主体也更加多元化,涉及众多产业部门,因此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将会有更大的上升空间。基于此研究背景,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详细叙述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效应。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首先界定了消费信贷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具体内涵,并分析了消费信贷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消费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理论。其次,分别介绍了消费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重点分析了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消费信贷可以改变居民的消费规模和消费总量来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间接影响是通过信贷资源配置、改变居民消费结构以及技术进步进而引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消费信贷对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的影响效应,并对全国性数据进行了稳健性检验,根据模型的检验结果,从全国性检验来看,个人消费信贷强度每增加一个单位,就能够使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0.0572个百分点,从区域性检验结果来看,个人消费信贷强度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分别带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0.0154,0.0663和0.0784个百分点的增长,因此,无论是全国地区还是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消费信贷都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西部地区相较于东中部地区消费信贷发展潜力较大,因此消费信贷的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影响。最后,结合我国消费信贷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消费信贷主体、居民自身的消费意识以及整个消费信贷的外部环境等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更好的发展消费信贷,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