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行车安全性分析和评价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公路随着运营里程不断提高,在道路交通运输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出入口匝道作为高速公路与其它各级公路唯一的连接通道,其相对于高速公路主线来说设计标准较低,约束条件较多,这使得其行车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量的提高,其安全状况将进一步恶化。对高速公路匝道的行车安全性进行分析将为实施匝道行车安全技术对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整个高速公路的安全水平。本文以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因素与匝道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以及车辆在匝道的各种运行行为,应用运动学理论,分析各种运行方式下的行车安全约束条件。采用改进的加法分析法计算行车危险系数,并利用已有事故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探询匝道行车安全的技术对策,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匝道安全评价模型,采用模糊统计分析的方法计算各评价因素的分级标准。文中分别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匝道行车安全性的影响和车辆在匝道的运行特点,其中重点分析了车辆换车道行驶过程中的安全约束条件,并给出安全约束方程,选择车辆运行的代表性指标,计算匝道的行车危险系数。然后对已有的匝道事故数据进行模糊统计分析,确定评价模型中各指标的分级标准,建立匝道安全模糊评价模型。最后结合已有的事故数据,提出针对行车安全的技术对策,并进行了案例分析。基于以上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步骤,本文对高速公路出入口匝道进行了行车安全性分析,给出了车辆安全运行的约束方程和行车危险系数计算过程,建立了匝道安全评价模型,并以事故数据为基础,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行车安全的技术对策,最终结合实例证明了评价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文以改革开放后中国各地兴起的打造城市地标建筑热潮为背景,针对出现的问题,利用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论文不拘于传统建筑理论的解释及评价约束,将地标建筑的
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没有反应,即课堂沉默现象,是中国学生课堂互动的模式及重要特征(Song, 1995; Flowerdew & Miller 1995; Cortazzi & Jin, 1996; Liu, J., 2000; Davis, Line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就是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区建设的方向是居民
人类对环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征服到保护的历史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各国的自然资源保护运动开始兴起。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召开,各国政府将环境问
采用薄层色谱法测定仙岛颗粒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扫描波长440nm,回归方程Y=36312.25X+1609.55,r=0.9989,回收率97.83%。
本文针对目前财会教学中存在的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效果的核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逐步渗透到农村地区,并开始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事实上,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会直接影响到我国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姑妄言》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叙事艺术特色鲜明,被称为奇书的长篇章回小说。本文试从思想意蕴、人物塑造和叙事艺术等方面对《姑妄言》进行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和细致的论
由于现代电子接收设备正处于越来越恶劣的电磁环境中,对接收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于抗干扰能力和灵活性较差的模拟接收系统来说已变得越来越不能适应。20世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数目的增多,尤其是患者老龄化,心脏介入医师面对的复杂病变也不断增多。在伴有严重迂曲和(或)钙化的冠状动脉病变中,尽管有充分的病变预扩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