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背景,针对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农民培训不力、管理机制僵化、政府调控不足、无法满足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推进农民培训模式的改革创新以及与之相配的政策措施,确保新型农民培训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帮助提升农村农民素质、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全文首先梳理并界定了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等相关内容及关系,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工业化特征及农民素质提升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有效构建社农民培训模式的基本原则。其次,本文在系统分析现阶段岳阳市农民培训模式、运作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优势。通过调查选取5个县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39份,有效问卷136份,回收率68%。调查结果表明:农民的培训需求以种养业技术为主,对工商业、建筑运输服务业技术和创业技能的培训需求位居其次;农民由于劳作性质的关系,需要短期、免费或部分免费培训;政府机构,主要是各级农技推广站,在开展农民培训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农民希望政府部门多倾听自己的声音,了解农民的需求与意愿,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农民钟爱“能人带动”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最后本文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相关对策建议:湖南省应建立多元化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坚持农技推广站的主导地位;以能人带动模式为主推模式,在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多种模式进行补充;创新培训机制,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四大支体系,即领导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多元投资体系、信息网络体系;创新培训工作,高培训质量;调整和整合培训资源,形成最大合力。研究的主要结论是:岳阳市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采用了参与式、订单式、农村合作组织培训、能人带动式和媒体传播式等五种新型农民培训的主要模式。由岳阳的调查情况,建议湖南省以“能人带动”培训模式为主,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选用其他模式进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