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运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首先界定两型社会概念内涵。根据学者们关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理念的观点,结合人类经济行为与资源环境的辨证关系,归纳了两型社会的概念,即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次,建立了两型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应用理论分析法、频度统计法和专家咨询方法,构建了一套由24个指标构成的两型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各评价指标的特性,参照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章确定了两型化程度评价标准。利用DEMATEL法以及交叉增援矩阵法对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进行修正,得到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的评价指标权重。根据两型化程度数值的大小,将人类经济行为对资源环境的影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第三步,构建两型化程度评价模型与实证评价。根据两型化程度评价问题结构特点,本文从矢量投影的角度,应用灰色决策方法,构建了评价两型化程度的灰色关联投影模型。利用中国30个省市的资源环境经济数据,论文实证评估了各省市的两型化程度,并对中国30个省市进行了排名。评价结果:从两型化程度等级来看,中国30个省市非均匀地分布在四个不同的等级水平;从两型化程度走势来看,中国30个省市两型化程度都是呈交替,继而上升趋势;从东西部区域来看,东西部两型化程度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东西部整体历年变化趋势程上升趋势,两型社会程度均有所提高。这表明各省市认识到了资源环境的重要地位,进而把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放到了可观的战略位置。最后,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给出促进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