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处于太平洋西岸的中日两国,自古以来就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千年来,为求得航海平安,两国的航海者们都创造出了丰富的航海守护神信仰和一整套复杂的祭祀仪式。由于两国历史上频繁的往来,使得这一信仰在各具特色的同时,也拥有了很多共性。本论文拟在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爬梳整理有限史料的基础上,对古代中日航海神信仰及祭祀活动做一历史考察。本论文由绪论、中国古代的航海守护神信仰及祭祀活动、日本古代的航海守护神信仰及祭祀活动和中日古代航海守护神信仰及祭祀活动的异同及其根源等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章中,首先给出了海神和航海守护神的定义,随后阐述了航海守护神及祭祀活动产生的原因及其作用,最后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
在第二章、第三章中,笔者分别就中日两国古代航海守护神及祭祀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历史考察,通过分析指出了两国在这一信仰上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共分两节。第一节分析古代中日两国在航海守护神信仰及祭祀活动方面的异同,第二节中则针对这些异同,从经济、技术、政治及整个东亚大舞台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宗教取舍背后的实质。
通过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宗教信仰的功利性导致两国在航海守护神信仰均具备了多神崇拜、极端功利性及与王权关系密切的共性。但是在王权与神的地位关系以及这一信仰对他国的影响力上,两者却是截然不同的。中国的最高统治者一—皇帝不光是全国、也是包括航海守护神在内的所有神的统治者,而日本的天皇却为神所支配(称自己是神的子孙)。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区别,原因就在于统治者所拥有的权力,也可以说是国家体制上的不同。而两国在东亚文化圈中不同的地位则决定了两国航海守护神信仰的影响力。
航海守护神信仰虽说是些唯心的东西,但是通过考察这一点上的异同,却能使我们发现中日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根本区别,帮助我们理解两国在文化构造及文化摄取心理上的差异,这对于促进今天的人们更好的交流,促进两国关系更加友好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