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而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教师的跨文化意识息息相关,但是受环境和社会等其他条件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英语教师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教师跨文化意识薄弱。因此,对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现实所需。本文以社会语言学理论和跨文化交际学理论为基础,遵照新课标中针对跨文化意识的教育要求和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计出针对我国农村初中教师跨文化意识水平的问卷,分别从跨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行为及跨文化敏感度几个方面真实呈现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对目前农村初中教师英语跨文化意识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一方面了解农村初中教师英语跨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分析出影响初中教师英语跨文化意识提高的因素。调查显示,农村初中英语教师整体跨文化意识较薄弱,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待提高。其原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重视、母语反向迁移的不良影响等内部原因和学校教育环境、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等外部原因。针对影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跨文化意识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予以分析且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树立良好的文化观念;强化农村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理解;通过技能强化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水平,锻炼跨文化交际能力;校方重视并关注英语教师发展,完善英语教师在职培训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