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参数对压气机最大失速静压升影响的数值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fu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旋转失速和喘振是叶轮机械中最严重的两种气动失稳问题。对于压气机而言,进入旋转失速或者喘振状态不仅会使其性能降低,严重时可能会破坏发动机结构的完整性,威胁飞行安全,而想要改善一台压气机的失速问题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花费巨大。因此,压气机的稳定边界预测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压气机的设计过程中,就需要用一种可靠的方法来评估新设计的压气机的稳定裕度。本文采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Koch提出的压气机失稳判据——最大静压升系数进行研究。针对某单级轴流压气机,通过改变一系列设计参数,构建不同的压气机模型,研究设计参数对压气机最大静压升系数的影响,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Koch预测曲线进行对比,以此验证该预测曲线的有效性。本文首先介绍了最大静压升系数的计算方法,对计算公式中某些参数的不同计算方法进行说明,从而得到了七种最大静压升系数的计算方法和两种无量纲长度的计算方法。其次,本文对叶尖间隙修正曲线和轴向间距修正曲线进行验证。通过对叶尖间隙和轴向间距不同的压气机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叶尖间隙和轴向间距对最大静压升系数的影响,并分别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最大静压升系数结果与叶尖间隙修正曲线和轴向间距修正曲线进行对比,验证叶尖间隙修正曲线和轴向间距修正曲线对不同计算方法修正的可行性。此后,本文通过改变压气机的某些设计参数,研究不同设计参数改变对压气机最大静压升系数的影响,涉及到的设计参数包括:叶片数、安装角、弦长和弯角。对于不同设计参数的数值计算结果,分别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最大静压升系数和无量纲常数的关联结果与Koch预测曲线进行对比,从数值模拟的角度验证了以最大静压升作为压气机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然后对比了不同计算方法所得最大静压升结果与Koch预测曲线之间的误差和变化趋势的差异,找到与Koch预测曲线较为接近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对于本文提出的各种计算方法,最大静压升系数Ch的y1、y2、y4三种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明显与Koch预测曲线相差较大,其余各种计算方法结果相差不大,而无量纲长度L/g2的x2计算方法所得结果与Koch预测曲线相差更小。
其他文献
现代飞行器对航空动力系统性能、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给航空发动机的设计带来了极大挑战。变循环发动机,兼具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超音速飞行和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亚音速飞行的优势,是下一代航空动力系统的研究热点。为了研究变循环发动机的特性和控制规律,本文针对一种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开展了部件级建模、系统特性、控制规律和限制保护控制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建立了双外涵变循环发动机的部件级模型并开展了特
学位
SiCf/Ti复合材料由于其比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等优异性能,已逐渐成为航空涡扇发动机高性能中温部件的重要候选材料。目前国内外对于SiCf/Ti复合材料的疲劳研究多集中于常幅载荷,但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经历的载荷是随机变化的谱载荷。谱载荷下复合材料多种损伤形式共存,失效机理十分复杂。本论文将围绕SiCf/Ti复合材料在谱载荷下的疲劳力学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开展了SiCf/Ti复合材
学位
航空发动机加减速控制计划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前置需求,是发动机发挥最佳性能的基础,因此在确保发动机在全包线内都能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加减速控制计划的设计对于发动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意义重大。飞行任务多且飞行环境多变,发动机在各个飞行包线的特性差异较大,在发动机全寿命周期发动机部件性能逐渐退化。如何制定高精度的全包线加减速自适应控制计划,提升涡扇发动机过渡态加减速性能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开
学位
<正>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辖区面积32.67平方公里,进驻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高校12所,有各类商品房小区27个,拆迁复建房小区1个。街道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20多万,其中有户籍户8165户,人口46630人,成人人口41046人,注册草根志愿者(居民)队伍91支共76007人。全街道社区志愿者在成人中注册登记率平均达16.3%以上。另高校学生等社会
会议
目的:关于循证护理应用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对照实验进行分组研究,所归入本文研究组内的调查对象均来自2018年2月到2019年11月,为同期到我院治疗的58例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平均抽签法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数量均等,同为29例。观察组行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各级别统计学数据进行统计验证,最终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
期刊
S形进气道是一种典型的弯曲管道,内部往往存在显著的流动分离及二次旋流问题,使得其气动性能恶化,不利于发动机的稳定工作。为此,本文探索将流体振荡器应用于S形进气道的内流控制,研究了振荡射流对进气道内畸变流动的控制机理和控制效果。首先,设计了一种流体振荡器,仿真研究了几何设计参数、入口来流条件等参数对流体振荡器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同一反馈通道进出口流量存在迟滞现象;并且当一侧反馈通道入口流
学位
两相流模型的求解基于不可压缩N-S方程,在连续方程中加入压力对虚拟时间的一阶导数项,将不可压缩流场随时间的变化阶段当成可压缩流处理,从而将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与速度散度联系起来,使不可压缩流动的控制方程由原来的椭圆型方程变为双曲型方程。通过双时间步推进求解,使质量和动量都能守恒。在求解不可压缩N-S方程中,空间上运用有限体积法在任意网格控制单元上离散,物理时间方向上采用k阶后向差分离散,每个物理时间步
学位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核心设备。随着风力发电机单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其结构复杂程度和并网高要求带来了新的问题,主要包括控制难度的增大和故障发生率的提高。因此,对于风力发电机的研究不但要考虑控制性能,同时还要考虑容错性能。本文针对风力发电机最大功率跟踪和恒功率运行阶段,分别设计了转速控制器和变桨距控制器。同时针对风力发电机变桨距执行机构故障多发的问题,设计了容错控制器。本文目的是实现风力发电机
学位
Si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Ceramic Matrix Composites,简称CMCs)由于其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磨性以及在高温下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被广泛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氧化是CMCs所面临的最为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将使得其力学性能快速衰退,进而造成SiC/SiC复合材料以及部件寿命的衰减。CMCs主要由基体、纤维以及界面组成,三者氧化性能各异,且都会对复合材料最终呈现的氧化行为
学位
随着现代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对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且靠近稳定边界的工作状态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如果能够扩大发动机的稳定工作范围,使稳定边界左移,则可以大大提升发动机的性能。而压气机系统的稳定性决定了发动机的稳定性,所以探索新的压扩稳方法及其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本课题以某3.5级轴流压气机为原型,探索了一种在压气机静子进行锯齿尾缘改型的方法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论文以3.5级轴流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