钴氧化物及锌铜氢氧氯材料的拉曼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对几种钴氧化物热电材料的变温极化拉曼光谱做了研究,其后着重介绍了具有三角阻措结构的锌铜氢氧氯系列材料的奇特物性和拉曼散射等相关实验结果。   文中拉曼散射知识部分介绍了我们搭建的低温极化高真空拉曼光谱仪系统及其性能。该系统的搭建在国内电子拉曼散射实验领域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为电子拉曼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实验平台,为表征和研究各种新型材料提供了更全面的手段。   在钴氧化物热电材料的拉曼研究部分,我们对包括NaxCoO2·yH2O超导材料的母相化合物NaxCoO2在内的多个钴氧化物热电材料进行了物性分析。为了研究其层状结构与材料奇特物性之间的关系,我们对Na0.5CoO2、Ca3Co4O9以及Bi2-xPbxSr2Co2Oy三种单晶样品进行了变温极化拉曼散射实验,并对其中观测到的部分有趣现象做了描述和分析。其中,Na0.5CoO2的拉曼实验结果显示该材料中存在的结构转变对其电学和磁学性质变化有很大影响;50K以下Ca3Co4O9单晶中部分声子模式的反常变化和材料在该温度附近的奇特物性密切相关;而在Bi2-xPbxSr2Co2Oy中观测到的不对称峰形则很可能是样品中电声子耦合的结果。   最后,我们对具有三角阻措结构的锌铜氢氧氯系列反铁磁材料的奇特物性做了介绍,并对制备合成的几种不同掺杂样品进行了磁化率、比热测量和变温拉曼散射实验。与相关报道相类似的测量结果不仅验证了制备样品的质量,也再次说明该系列材料特殊的阻措结构与其奇特的磁学性质紧密相关。不同掺杂浓度样品的实验数据显示,非磁性Zn2+对顶点Cu2+的置换对材料的物性影响较大,随着掺杂浓度的上升,材料层状kagome面内Cu2+的阻措结构在其磁学性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针对拉曼光谱中观测到的部分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尝试性地对Cu4(OH)6Cl2样品的一些声子模式进行了指认。鉴于目前该系列材料相关结构物性的研究数据不多,详细的分析指认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希望我们的拉曼研究能够为今后更多新材料的发现和研究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纳米结构中热输运是量子输运研究中一个重要领域。一方面相关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微小系统中的热力学过程,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有可能为研制新型热导
学位
通过引入回转椭球波函数及香农信息论,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传统点到点成像技术、鬼成像技术、基于信源无压缩编码的计算成像技术等,其信息获取效率远低于系统的香农极限。而基于
期刊
超导电性自发现以来,一直因为其具有优越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实用价值而备受瞩目。在各个研究项目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超导电性与铁磁性的互作用和共存。在这篇论文中,我们使用BdG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物理已经发展为等离子体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超短超强激光脉冲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室中能够获得的激光峰值强度可高达1022W/cm2,激光等离子体相互
稀土离子掺杂透明无机绝缘体材料(包括玻璃、晶体及透明玻璃陶瓷等)在光纤通讯、光信息处理、生物、传感器、医疗、及军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或潜在的应用前景,因此引起了国内
钛酸锶(SrTiO3,以下简称STO)是一种重要的电子材料,是典型的钙钛矿结构氧化物,具有丰富的物理现象。在105K,单晶STO发生立方(Pm3m)-四方(I4/mcm)结构相变,由TiO6八面体沿长轴旋转
对于光电装置的实际应用来讲,尺寸单一,排列均匀的半导体纳米结构是实现锐线宽、强强度及高电导迁移率的必要材料,如:量子点的周期阵列。尽管溶胶量子点的发展有显著的成功,但产生
本论文理论研究了超冷原子光晶格系统中轨道间自旋交换对基于超交换的自旋动力学的调制效应以及高自旋费米原子光学超晶格系统中的自旋转变动力学,并实验研究了空心阴极灯中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