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余物的存在增加了产品出现故障的可能,其影响不容忽视,在航天运载领域的产品生产中更是如此,国内外由于多余物的影响而导致的航天发射失败事例屡见不鲜。贮箱是运载火箭的重要部分,在贮箱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或是引入多余物。针对贮箱多余物的清洗,传统方式耗时耗力而且清洗效果不理想,因此研制具备良好清理效果且能够自动清理的贮箱多余物清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针对火箭贮箱内部环筋等复杂结
【基金项目】
:
“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运载火箭柔性制造成套装备应用示范(2017ZX04005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余物的存在增加了产品出现故障的可能,其影响不容忽视,在航天运载领域的产品生产中更是如此,国内外由于多余物的影响而导致的航天发射失败事例屡见不鲜。贮箱是运载火箭的重要部分,在贮箱生产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或是引入多余物。针对贮箱多余物的清洗,传统方式耗时耗力而且清洗效果不理想,因此研制具备良好清理效果且能够自动清理的贮箱多余物清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本课题针对火箭贮箱内部环筋等复杂结构中存在的多余物,提出基于超声技术的微激振多余物清理方法。其清理方案有别于传统的超声清洗槽,该方案将微激振器通过压接的方式直接作用在贮箱壳体上,微激振器产生的超声振动在贮箱内引发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使贮箱上的多余物脱落。本文分别从机械效应和空化效应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贮箱多余物在微激振作用下的脱落机理。根据超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理论,得到了超声振动在贮箱壳体上传播的声波方程,分析了声波在界面上的反射与折射;通过显式动力学仿真方法对超声波在贮箱壳体上的传播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超声振动作用下不同路径的剪切应力分布,揭示了剪切效应的主要除垢机理;研究了微激振作用下贮箱缝隙的变形,分析了对于贮箱缝隙中多余物清洗的可行性。分析了空化效应去除多余物的机理,得到了贮箱内水域发生空化效应的条件。对贮箱内的声场进行了仿真,得到了了产生空化效应的区域;以空化区域面积为指标研究了贮箱结构和微激振器参数对清洗的影响;给出了针对贮箱的微激振器阵列的排布方式。搭建了微激振系统,对微激振系统的输出频率、振幅进行了检测;对箱体进行清理实验,采集箱体位移信号,得到了箱体的振动分布情况,同时与仿真结果相对比,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对缝隙中的金属屑进行清洗实验,并研究了缝隙两端间距对清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激振系统对缝隙中的多余物有着良好的清清理效果。此外,在大型管道、罐体的多余物清理领域,微激振系统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地观测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多,功能也逐渐增强,可以快速地完成更多不同类型的观测任务。能够快速完成三轴机动的敏捷对地观测卫星的出现,使得任务的执行方案变得更为灵活。当多个地面目标在一定区域内密集分布时,单个卫星难以实现对全部目标的观测,需要合理地规划任务序列,以获得更高的观测收益。由多个卫星维持在较近空间区域内飞行的卫星集群,可以完成对区域内更多目标的观测,如何合理地利用卫星资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因其飞行速度快、机动能力强以及效费比高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及军事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已有不少高超声速飞行器项目取得长足进步,但由于其动力学的强非线性、强耦合性、气动参数不确定性以及外部干扰等的存在,加之执行器伺服系统的受限,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控制系统设计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通道为控制对象,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第一,给出了面向控制的弹性吸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是推进太空探索的重要措施,其中的微观分系统承担着揭示材料和器件性能退化与失效的微观机理等任务,主要由封闭型实验设备、开放型实验设备与底层实验设备组成,而底层实验设备主要包括氦气监测子系统中的氦气检测设备与超高真空互联及样品转移平台的实验设备。为了实现微观分系统的智能化与信息化,确保其正常有效运行,本文以微观分系统中的实验设备为研究对象,以工业通信网络为技
随着航天发动机型号、种类的不断增加,其设计、装配等环节也呈现多样性,出现了发动机核心部件装配工艺种类繁多但对历史工艺复用性低的问题;同时,工艺设计过程有较大的经验依赖性,导致工艺设计周期长、效率低;而且工艺设计规范未统一,易出现参数设置错误、工艺表述不规范等问题,研究发动机核心部件装配工序智能推荐及审查技术对于提高工艺设计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研究序列化关联规则挖掘技术,提高历史工艺方案的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航天器无法满足复杂的任务需求,因此航天任务载体逐渐向多航天器发展,分布式编队系统应运而生。同时,在编队飞行任务中,为了保证在进行同步姿态协同和队形保持时的任务精度,就必须考虑姿态和轨道的相互影响,因此本论文研究了分布式多星姿轨一体化的协同控制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内容。首先,分析了航天器相对运动的位姿建模问题,根据对偶四元数等基本的数学理论,建立了多星姿轨一体化的相对运动学
随着空天飞行器技术的高速发展,速度指标已是现今发展的重要方向。飞行器在高速飞行过程中,材料由于高温载荷作用,弹性模量会显著下降,进而造成飞行器外包结构刚度下降,容易引发颤振、变形等不利后果。悬臂薄壁结构是飞行器中常见的外部结构件,其具有调整位姿、提供升力等重要作用。在高温载荷下,保证飞行器悬臂薄壁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具有重要意义。在现有研究方法中,针对飞行器薄壁结构的刚度增强方法,大多集中于添加肋板
卫星太阳翼在空间展开时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锁定时会对卫星及太阳翼产生较大的冲击,产生的振动在弱阻尼环境中难以消除,影响卫星的姿态角以及太阳翼的稳定性,采用磁流变制动器可以对太阳翼的展开过程进行控制。以减小锁定冲击为目标,本文对太阳翼的展开过程进行了研究,设计一种安装在太阳翼系统中的叶片式磁流变制动器,进行稳态和瞬态磁场有限元分析,建立制动器的系统模型,制定太阳翼展开控制策略,建立虚拟样机进行联合仿真
年久失修的航天器进入寿命末期,因逐渐失去通信能力而不能提供自身轨道姿态信息,甚至变为空间中自由翻滚的失控卫星,占用轨道资源并危害正常航天器。因此,需要对空间中的废弃航天器进行在轨服务,而空间翻滚目标的近距离安全逼近任务,就是在轨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本文以空间翻滚卫星为目标,研究对空间翻滚目标的近距离阶段安全逼近问题。首先,建立了翻滚目标逼近任务的运动模型。给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常用坐标系,由
高超飞行器是未来航空器的战略发展方向,其中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是实现高超飞行的关键。直连式试验是研究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重要手段,因为运行成本低,高效灵活使其在理论研究中有着突出优势。相较于常规直连式试验,脉冲直连式试验可以模拟更高的飞行马赫数,但运行时间仅有几百毫秒。实现模型上气动力的准确测量,需要隔离风洞运行冲击和振动对测力的影响。本文以准确测量气动力为目标,研制一台测量气动力的测力天平,完成测力系
随着月球水冰探测热的逐渐兴起,如何利用原位方式探测水冰及其赋存状态是未来地外天体探测的热点。在综合分析月壤介电特性、月壤水冰探测现状、原位探测案例和介电特性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测量月壤水冰混合物介电特性的方式来表征混合物介质水冰特性的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两部分内容,即月壤水冰混合介质的基础介电特性及其影响规律、面向原位触探测量的介电特性方法研究。这些研究为进一步设计传感器、实现原位测量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