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C的ARCA3的编译器移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向用户提供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软硬件开发平台时,需要开发出相应的编译工具链?由于编译器的原理复杂,开发周期长,成本高,开发全新编译器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满足不了嵌入式系统开发对市场快速变化的要求,所以通常采用成熟的目标可重定位的编译器框架,针对目标处理器的体系结构进行移植,生成所需的编译器?GCC是嵌入式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编译器,它具有源代码开放,结构清晰,支持平台众多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是嵌入式开发的首选编译器?本文基于GCC编译器框架,针对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处理器ARCA3,利用GCC的目标可重定位特性,探索GCC的移植原理和方法,生成适用于ARCA3的编译器?移植过程分为GCC编译系统结构分析,ARCA3体系结构分析?GCC后端移植实现和测试三个部分?首先,从整体架构上对GCC编译器进行分析,重点在与目标机器移植相关的后端分析上,明确了移植需要修改的内容?其次,从编译器移植的角度对ARCA3体系结构进行分析,定义了一组应用二进制接口,归纳了GCC后端移植所需ARCA3体系结构的信息?接着,结合GCC后端移植机制与ARCA3体系结构,从整数指令集中精心挑选出35条指令,组成一个完备的子集,按照功能作用分层次?逐步递进地进行GCC的后端移植工作,最后,对移植后GCC进行了测试和验证,移植结果正确,达到预期ARCA3编译器的目标?本文的工作方法和结果对其它体系结构的编译器移植也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对PMOS辐照检测传感器进行研究,以传感器灵敏度研究为轴线,讨论了PMOS辐照检测原理和两种能够明显改善传感器灵敏度的新方法——双介质栅结构和多管级联结构。论文
抗虫转基因栽培稻的研发为提升栽培稻产量、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抗虫转基因逃逸后的潜在生态影响也日益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杂草稻是栽培稻田中的同种杂草,是稻田三大恶性草害之一,近年来随着一些栽培稻种植区耕作方式由传统的移栽向直播的转变,加之农民疏于田间管理,栽培稻田中杂草稻的发生呈逐年增长的趋势,给栽培稻的种植和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已有研究证实栽培稻基因可以通过基因流逃逸到杂草稻群体中
在光纤光栅传感检测中,可调谐光纤激光器作为传感扫描光源,可实现单点、多点及分布式光纤光栅阵列的传感检测。本课题主要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对可调谐掺铒光纤激光器进行了研
在射频通信系统中,大量的开关用于信号的控制。RF MEMS开关相较于传统的半导体开关具有低功耗、低插损、高隔离度、体积小等诸多优异的特性,在多个领域具有代替PIN二极管和Ga
在分析制约渤南洼陷主力含油层系储量空白区勘探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基础上,提出一套以“剩余资源→油藏类型→成藏主控因素→储量空白区成因→勘探关键技术”为主线的精细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