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伴严重深覆盖的效果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o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直丝弓矫治技术中,应用微种植体支抗配合头帽J钩和斜面导板作为辅助装置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并伴有重度深覆盖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大连博士口腔于2012年收治的一名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女性,20岁,口腔卫生情况情况较差,36深龋,曾有口呼吸习惯,现已得到纠正,偏侧咀嚼;患者开唇露齿,上前牙严重唇倾,软组织侧貌为凸面型;双侧尖牙以及磨牙关系均为远中,伴重度深覆盖;上颌拥挤度为13mm,下颌拥挤度为8.5mm,Spee曲线深度双侧均为6mm;上下颌中线基本对称;前牙Bolton指数为82.6%,比正常值偏大,提示矫治结束后尖牙关系可能偏远中。本病例根据患者头颅侧位片以及模型分析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拔牙矫治,拔除14、24、36、44。运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上下牙列,上颌右侧侧切牙放置推簧开辟间隙。下颌辅以斜面导板打开咬合。上颌采用微种植体支抗采用滑动法回收前牙并佩戴头帽J钩以压低上前牙,同时配合Ⅱ类颌间牵引调整磨牙关系。左下磨牙依次近中移动,以取代第一磨牙位置,待左下第三磨牙萌出后纳入弓丝矫治。拔牙间隙关闭,恢复正常覆牙合,覆盖。精细调整后拆除矫治器,上下颌做透明压膜保持器。矫治结束后,通过矫治初始和结束的头颅侧位片进行重叠分析对比结果。结果:矫治总疗程为32个月,上下牙列排齐整平,覆牙合,覆盖恢复正常,软组织侧貌为直面型。下颌中线右偏,右侧尖窝交错关系稍差。通过矫治结束后曲面断层片显示上下牙列牙根基本平行,牙周膜连续,未见明显牙槽骨以及牙根吸收。矫治结束后头颅侧位片测量结果与初始分析对比得:(1)上下颌颅面颌骨测量结果未见明显的变化。SNA,SNB未发生明显变化,SNA减小0.9°,SNB增大0.2°,ANB减小1.1°。(2)上切牙改变明显,U1-SN减小24.6°下切牙牙轴基本保持不变,上下切牙角度为131.4°,改变明显。(3)Wits值0.6,减小3.4mm,显示上下颌骨关系更加协调。(4)ULEP为-1.3mm,减小1.8mm;LLEP0.3mm,增大0.6mm,ULP减小3.0mm,LLP增大0.5mm,H角13°,减小3.5°,表明软组织侧貌,上下唇突度关系更加协调自然。其他值未见明显变化或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的方法有很多,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达到协调自然的侧貌和稳定的咬合,对于安氏Ⅱ类1分类伴重度深覆盖患者,运用固定直丝弓矫治技术,微种植体能提供稳定的支抗,使拔牙间隙可以用来充分的回收前牙,配合头帽J钩压低上前牙,以及辅以斜面导板打开咬合可以获得较为不错的矫治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瓷面的不同处理方法与硅烷偶联剂的使用对金属网底托槽与瓷面粘接强度以及去除托槽后对瓷破损率的影响。 [方法] 将300个烤瓷试件瓷面制成圆形平面并上釉后按
成骨/基质细胞合成、分泌的转录因子NF-KB受体活化剂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 ligand,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
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stem/progenitor cell transplantation,HSPCT)是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实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大疾病的有效方法.口腔黏膜炎
目的:基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和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两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比较评价新生微血管密度(neoformed microvascul
目的:应用组织工程学技术初步构建有活性的组织工程骨,探索壳聚糖-明胶-磷酸三钙多孔复合支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1、支架材料的制备 采用相分离法与二次
目的:本文回顾性研究不同种植系统应用微创环切技术的短期临床效果,以寻求最适合应用微创环切技术的种植系统,为患者提供一种简单、舒适的治疗方式,为临床医生的操作提供安全
  本研究以离体牙为研究对象,使用注射器和超声波两种冲洗技术,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手段,探讨在超声根管冲洗中,根管扩锉的直径不同对根管冲洗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在提高根管冲
目的:本实验旨在评价松风玻璃离子粘固剂在冠部暂时性封闭窝洞能力。利用染色法、细菌渗透法、扫描电镜检测磷酸锌水门汀、聚羧酸水门汀、国产玻璃离子粘固剂、松风玻璃离子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