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一种多病因的疾病,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自身免疫反应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因此,本课题以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与CHD的关系为研究主线,通过检测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在病例-对照人群血浆中的水平,探讨它们与CHD发病风险及其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重点研究Hsp60抗原与抗体,以及和CHD其它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对CHD可能的联合作用。并选取hsp60和hsp70基因上的标签SNP(tagSNP),研究这些SNPs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血浆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过程中的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水平进行动态观察,以探讨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在CHD中变化的原因。本研究以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以期为CHD发病机制的探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共分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Hsp60抗原、抗体与冠心病的关系
本部分主要对血浆Hsp60抗原和抗体与CHD发病风险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Hsp60抗原和抗体与其它CHD危险因素对CHD的联合作用以及hsp60基因多态性对Hsp60抗原、抗体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
依据WHO诊断标准或经冠脉造影显示有一支或一支以上冠脉狭窄≥50%作为CHD诊断标准,从武汉三家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中共选取40-79岁CHD病人1003例,以年龄±5岁和性别以1:1与CHD组频率匹配选取1003例与CHD居住区域相同的居民作为对照。采用本教研室以前的测序结果并结合HapMap数据库资料,选取4个标签tagSNP:rs2340690、rs788016、rs2565163和rs2305560,运用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Hsp60抗原、抗体水平,以探讨Hsp60抗原、抗体与CHD以及hsp60基因多态性与Hsp60抗原、抗体水平的确切关系。
本部分结果表明:CHD组的Hsp60抗原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都是CHD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Hsp60抗体与C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Hsp60抗原和抗体对CHD的发病具有联合作用;高水平的Hsp60抗原、抗体与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对CHD的发病风险具有显著的累积作用。Hsp60基因的rs2340690、rs788016、rs2565163和 rs2305560四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对Hsp60抗原、抗体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第二部分、Hsp70抗体与冠心病的关系
本部分主要选择417例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的CHD,以年龄±1岁、性别1:1频率匹配417例对照人群,采用候选基因SNPs选择方法,并结合文献资料,共选取hsp70上的rs1008438、rs1043618和rs2227956三个SNPs,运用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ELISA试剂盒测定血浆Hsp70抗体,以探讨Hsp70抗体与CHD,hsp70基因多态性与Hsp70抗体水平以及CHD的关系。
本部分结果表明:高水平的Hsp70抗体是CHD发病的保护因素,并且联系着较低的CHD的严重程度。CHD组中的rs1043618位点CC基因型和rs1008438位点CC基因型与Hsp70抗体水平的降低相关联;对照组中rs2227956位点CC基因型Hsp70抗体水平显著性降低。Hsp70基因上的rs1008438和rs2227956与患CHD的危险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关联;而rs1043618位点的CC基因型和3个位点的TAC单倍型患CHD危险性显著性增高。
第三部分、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的动态研究
对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显示:20例AMI患者中,可检出血浆Hsp60的人数在到达时、到达后第2天、第3天和第7天逐渐减少,分别为15人、13人、10人和8人。到达时的平均浓度为117.47ng/mL,到达后第2天达到峰值,其中有3人Hsp60水平超过了1000ng/mL,然后逐渐下降,均显著高于到达后的第7天(0.00ng/mL),P<0.05。20例AMI患者血浆Hsp60抗体水平在所有时间点都有检出,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血浆Hsp70抗体水平逐渐增高,到达后第7天与到达时以及发病后第2天相比显著增高,P<0.05。
本部分结果表明:AMI患者血浆Hsp60在心梗后迅速释放,Hsp60与cTnI和CK-MB呈显著正相关,而且比cTnI和CK-MB增高出现的时间更早,提示血浆Hsp60出现高水平的时间以及动态变化可以作为早期临床判断AMI患者心肌损害的辅助指标。血浆Hsp70抗体水平在AMI后显著下降,以后逐渐增高,到达后第7天与到达时相比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表明Hsp70抗体在CHD的急性发病阶段可能起着保护性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在CHD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并且与其它CHD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以及AMI患者血浆中Hsp60抗原、抗体和Hsp70抗体的动态变化可能与心肌损伤病理过程的关系,同时研究了hsp60和hsp70基因多态性对Hsp60抗原、抗体及Hsp70抗体水平的影响,以探讨它们在CHD发病机制中的生物学意义,结果表明:
1、CHD组的Hsp60抗原和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都是CHD发病独立的危险因素,并且Hsp60抗体与CHD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2、Hsp60抗原和抗体对CHD的发病具有联合作用;高水平的Hsp60抗体与高血压、糖尿病同时出现时,个体患CHD的风险增加到20.99倍;高水平的Hsp60抗原和抗体与现在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对CHD的发病具有显著的累积作用(OR=38.61)。
3、hsp60基因的rs2340690、rs788016、rs2565163和 rs2305560四个SNPs位点的多态性对血浆Hsp60抗原和抗体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4、CHD组的Hsp70抗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I和UA中的Hsp70抗体水平均显著低于SA。高水平的Hsp70抗体使个体发生CHD的风险降低,并且联系着较低的CHD的严重程度。
5、CHD组hsp70基因上的rs1043618和rs1008438位点的CC基因型均与Hsp70抗体水平的降低相关联;对照组中rs2227956位点CC基因型Hsp70抗体水平显著性降低。Hsp70基因上rs1043618位点的CC基因型患CHD危险性显著性增高。
6、AMI患者血浆Hsp60在心梗后迅速释放,并且与cTnI和CK-MB呈显著正相关,充分证实了Hsp60在CHD中的有害作用。血浆Hsp70抗体水平在AMI后显著下降,以后逐渐增高,提示Hsp70抗体在CHD的急性发病阶段可能起着保护性作用。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
1、选用了年龄和性别严格匹配的大样本病例-对照人群,首次探讨了血浆Hsp60抗原和抗体在CHD中的联合作用,以及与其它传统的CHD危险因素对CHD发病的累积效应。发现高水平的Hsp60抗原和抗体对CHD有显著的联合效应,当与其它危险因素同时出现时,个体发生CHD的风险急剧增加。
2、首次探讨了hsp60和hsp70基因多态性对Hsp60抗原、抗体及Hsp70抗体水平的影响,发现CHD人群中rs1043618和rs1008438 SNPs位点的C等位基因联系着降低的Hsp70抗体水平,使得患CHD的风险增加,充分表明了遗传因素可以通过改变蛋白质的水平来影响疾病的易感性。
3、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首次探讨了Hsp60抗原、抗体及Hsp70抗体水平在AMI病理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有效地阐明了Hsp抗原、抗体与AMI的因果关系,提供有力的证据解释了它们在CHD中免疫反应的角色进而导致血浆水平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