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大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各行各业也都在尝试与“互联网+”进行融合。教育行业亦是如此。“互联网+教育”概念的提出,意味着互联网行业与教学行业的深度融合,“教育微时代”已经到来。随着时代的变迁,考试科目也在不断变革,而现在逐渐走入我们视线的便是编程,编程教育在未来将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的基础教育。目前,河南、陕西、江苏等省市已将信息技术科目列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察范围,而浙江省更是直接把信息技术科目加入高考选考内容。Python语言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编程语言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各个领域,是青少年入门计算机编程的不二之选。微课则是一种新的课程资源,其议题和重点都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而设计的。微课在中小学各科教育的应用效果早已获得实践,但如何将Python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结合起来,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根据前期调查分析数据,设计与制作出适合于高中生的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的微课,并进行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部分,本文不考虑班级间存在的差异的,随机抽取4个班级,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并保持与课程无关的无关变量不变。在正式实验之前,对两组进行学前测验,获取学前测验数据。日常教学后,进行小测验,获取日常学习成绩。通过为期2个月的教学后,获取学后测验成绩,即期末综合测验成绩。最后,对学前测验成绩、期末综合测验成绩和日常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获取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面向高中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的微课不仅能激发高中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还能提高高中生对Python语言的掌握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