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及影响因素,明确压力源与急诊护士离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了解急诊护士主要采取的应对方式;为管理者制订减轻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满意度等相关规章制度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2012年7~9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济南市4所临床教学医院的184名临床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急诊护士一般资料调查表;急诊护士压力源量表;急诊护士面对压力源所采用的应对方式量表。结果1.临床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各维度得分依次为:患者护理方面(2.59±0.25)、工作量及福利待遇方面(2.57±0.25)、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2.31±0.39)、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2.29±0.14)、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2.02±0.27);给急诊科护士带来较大压力的前10项压力源依次为:危重患者多、病种杂、病情变化难以预料;收入太低或福利太差;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患者及家属不礼貌行为(如谩骂、不合理要求、打人等);需要接触有传染性或潜在传染性的患者;工作量太大,上班的护士数量少;经常面对紧急情况,如:患者心脏骤停;高风险职业的压力;经常接受上级的各种检查及考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2.急诊护士面对压力时一般所采取的应对方式为问题指向应对方式;当压力过大时,常用的3种应对方式是:从过去的经历中总结能解决目前状况的成功经验(2.77±0.68);客观地看待所面临的问题,并从各方面着手考虑(2.65±0.71);即使不能肯定有效,还是想办法做一些事情来改变当前状况(2.59±0.73)。应用较少的2种应对方式分别是担忧、哭泣(1.77±0.59)和逃避退缩(1.58±0.61)。3.各维度压力源与急诊护士离职意愿、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P<0.05, P<0.01);其中与护士离职意愿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且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之间呈负相关(r=-0.432, P<0.01)。4.各维度压力源与问题应对条目、情感应对条目有相关性,且呈正相关,除问题指向条目与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无相关性以外。5.急诊护士压力源均分与年龄、职称、每月参加的压力及应对课时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诊护士问题指向应对方式与工作时间、年龄、职称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每月参加的压力、应对学习的课时数与急诊护士应对方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急诊科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源于患者护理、工作量与福利待遇等方面。2.压力源与工作满意度、护士离职意愿相关,与护士离职意愿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且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之间呈负相关。3.急诊护士一般采用的应对方式为问题指向应对方式。4.每月定期开展压力及应对方式的学习对减轻急诊护士工作压力,增强急诊护士应对方式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