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在对已有的关于社会性突发事件的特点研究、传闻和谣言研究、以及学术界已有的谣言与突发事件的关系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尝试给出“发生机制”一个社会学定义,并将其作为本文的研究脉络。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将传闻和谣言纳入到社会性突发事件中进行机制分析。通过分析四五运动和万州事件这两个与传闻和谣言有关的典型事件,讨论传闻和谣言是如何发展并使社会冲突不断升级的,指出谣言背后的深层社会心理是反权力,并以反权力谣言为线索区分出谣言传播链条上参与者的群体类属。本文将传闻和谣言纳入到社会性突发事件中进行机制分析,涉及谣言的类型、特征、影响、反思等多个方面,力图总结出谣言与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关系以及谣言在社会性突发事件中传播的一般规律与过程,力图做到理论的精确化和有效性,扩大理论的应用范围与价值,为社会学学科的时代应用与价值提供佐证。本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在于:从社会学理论上总结谣言在这类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为管理者和公民提供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和心理准备,以减轻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危害,降低或消除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谣言与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关系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究竟是谣言促使社会性突发事件的发生,还是社会性突发事件为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具体的案例不同,谣言的发生机制与作用机制也不同。本研究将社会性突发事件分为经济型、政治型、文化型和社会治安型四类,并通过案例分析出:并不是每种类型都与传闻和谣言有关,政府对待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态度视自身利益而定,并直接影响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发布。本研究在结论部分概括了反权力谣言在传播形式和内容两个层面的含义,反权力谣言随社会变迁而不同。在高压体制下,民间的反权力谣言是对强势政府的一种集体挑战,更具符号性与仪式性,更多地利用谶谣的形式。社会的变迁带来了政治环境和舆论环境的改变,虽有各种批评官员腐败的传闻和谣言传播,但都直接面对现实,不再借助于谶的形式。社会变迁就像一张滤纸,过滤了政治抗争者的流入,也过滤了传闻和谣言的政治对抗性,保留了反权力谣言与政府部门两者之间既冲突又合作的关系。社会转型期的大多数集体行动都是发生在社会体制内部的,反权力谣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正是那些无法正常进入体制者、那些由于变化的政治机遇和限制而缺少资源的社会参与者。最后提出政府应主动建立谣言控制中心。  
其他文献
青年农民工向市民角色转换即是青年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并逐渐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促进其角色转换,对确保社会稳定、城乡和谐发展以及促进城市化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21世纪90年代,社会企业的观念和实践模式得以引入并在社会上掀起热潮。社会企业将第三部门和市场对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社会创新性,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受到
权威是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对权威结构及其相关现象的研究正是了解整个社会的钥匙之一。作为改革开放重点和难点所在的城市社会,必然随着市场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转
学位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产品中13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2.1 mm×150 mm,5μm),确定了最佳检测参数:离子源为电喷雾(ES
阐述在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器与环境因素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煤矿井下高温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的影响,得出人体生理所需的适宜温度及人体的可耐限度并用公式说明环境因素对生产系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改革带来农村社会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劳动力大量流动的苏北农村,“空壳村”在许多乡镇都不只是个别的现象,社会治安也出现恶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一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兖州矿业(集团)公司济宁二号煤矿总结了对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经验,认为使用精度较高的托辊和高性能的输送带有利于减小输送机的工作阻力。实践证明,缩小托辊间距可减小模拟摩擦
介绍Z5 0 1型预转化催化剂在制氢装置的工业应用。传统的轻油蒸汽转化制氢工艺对原料的要求较高 ,运行周期不长。预转化工艺是对传统制氢工艺的重要改进 ,国产预转化催化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