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对银行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x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加强银行风险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监管机构加强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大量研究表明,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破产风险,并提高银行资产收益率,促进银行整体效率水平的提升。打开银行经营的“黑盒”,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对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的效率和银行经营的整体效率有何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所有制银行中是否存在异质性?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从2008年到2016年资本充足率的变化,精确地测度银行的揽储效率、放贷效率和整体效率,并分析三种效率及其分布状况。选择中国36家银行2008-201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揽储效率、放贷效率和整体效率的影响。进一步考虑银行所有制异质性,将样本分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分别分析资本充足率对其整体效率和阶段效率的影响,然后进行比较研究。从资本充足率的比较来看,外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在样本期内虽然逐年下降,但仍然高于内资商业银行。随着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波动上升和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波动式下降,到201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经超过非四大商业银行;从效率的测度结果分析,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是整体非效率的,但有相当比例的商业银行在揽储阶段有效率或者放贷阶段有效率,这表明我国有一部分商业银行的只能做到某一经营阶段的有效率,很难同时兼顾揽储效率和放贷效率;从实证结果分析,全样本的回归结果表明,整体而言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显著促进商业银行整体效率的提高和放贷效率的提高,但是对银行揽储效率没有明显影响。考虑所有制异质性的回归结果表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变动对银行整体效率、揽储效率和放贷效率产生的影响均不显著。基于资本充足率对不同所有制银行效率影响的异质性,提出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的监督和管理政策应该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非国有商业银行增强银行资本积累能力,提升银行整体效率;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加强资产流动性管理,可以提高其贷款发放阶段的效率。
其他文献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气信息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的体会,讨论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月份以来,65岁的张国宝频频在各种场合宣讲对经济危机下中国能源发展的看法。他以严苛的语气提出忠告,甚至毫不避讳向电力公司发难。  这种超乎以往的强硬姿态让业界颇为诧异。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其实是在为国家能源局即将施行的能源新政作舆论铺垫。  一年前,当张国宝出任首任国家能源局局长的时候,业界对于这个能源部的妥协产物、“名声大、权力小’的部门并未寄予太多希望。  经济危机给了国家能源局施展的空问。2